研究表明,C O2对水泥石的腐蚀属化学侵蚀,其作用机理有以下几方面:
1.淋滤作用。C O2溶于水后,与水泥石中的C a (O H )2生成C a C O3和H2O ,C a C O3又在富含着C O2的水的作用下生成了C a (H C O3)2,C a (H C O3)2再与C a (O H )2作用生成C a C O3和H2O ,而生成的H2O (相当于淡水)不断地溶解C a (H C O3)2。这种反应反复进行,如同淡水淋滤水泥石一样。
2.溶蚀作用。当C a (O H )2被消耗完之后,C O2又与C -S -H 反应生成非胶结性的无定型硅,破坏水泥石的整体胶结性,并造成水泥石体系的p H 值降低,失去对钢筋的保护作用。水化硫铝酸钙,它含水量大,结构松散,碳化后形成碳酸钙、铝胶和石膏,体积会减少45.8%,造成很大的孔隙。
3.碳化收缩作用。在水化温度低于8O ℃时,纯水泥水化时有生成钙矾石(A F t )的反应。当C O2存在时,抑制了钙矾石的生成,因而造成水泥石的体积收缩,使水泥石孔隙率提高,加剧水泥石的腐蚀。
4.高矿化度地层水的协同作用。在高离子强度的地层水中,C a C O3的溶解度增大,淋滤作用加强。
作者:林宗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