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爆国有资产流失
2010年1月15日,海螺集团被爆国有资产流失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作为中国的水泥巨头--海螺集团,不仅是安徽省的标志之一,而且还是资本市场的宠儿。中国建材和中材国际两大企业都积极运作,以争取海螺的控股权。
然而,据《财经国家周刊》报道,海螺涉嫌国有资产的流失,而且海螺董事会完全是清一色的公司高管,没有一个国资委委派董事。与此同时,在没有国资委监管的情况下,管理层可通过关联交易获得利益。
紧急回应
海螺水泥否认监管失控和资产流失
1月16日,海螺集团及时回应称:公司控股股东海螺集团不存在监管失控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并称国资委向海螺集团派出监事会,履行监管职责;海螺集团的全体董事包括郭文叁、郭景彬、余彪、李顺安、任勇均为安徽省委组织部任命,每年与省国资委签订目标责任书,由省国资委进行年薪业绩考核,不存在监管失控。【详细】
财经国家周刊侵犯海螺集团等名誉权遭诉讼
在回应资产流失的同时,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受海螺集团委托,起诉了《财经国家周刊》社,并要求其立即取消对侵犯海螺集团、海螺水泥以及海螺型材的名誉权的不良影响并赔礼道歉并承担赔偿责任。【详细】
水泥人网观点
对于海螺集团国有资产流失一事,根据水泥人网记者调查,有78%的人认为此事将会影响其股价,61%的人认为此事也将会影响其兼并重组。21日,海螺水泥股价重新走软后现跌1.45%至47.55港元,成交62万股。海螺水泥毕竟水泥中国水泥龙头企业,并且其近几年业绩增长都保持在了20%~30%,所以本网建议“增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