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横断面通风不均是立窑的主要弊端之一。边风过盛,中风阻力大,常会诱发中火异常。如中火控制不好,就会引发许多异常窑情。一般说来,中部底火层掉入直筒不超过1/3,中部烟气上升轻快有力,无粉状物堆积,全风操作窑面无大的啮火,中部无底火断裂、抽心等,就可认为中火正常。
1粉状物堆积型
1.1 操作方面
主要是操作时看到湿料层厚了,就停料提火,湿料层浅了又不及时加料,造成粉料变多流向中部;也有的看火工为看火方便保持半明火煅烧,另外用风过大,啮火过多也是原因之一。
解决因操作引起的粉状物堆积型中火异常主要是要降低料球爆破率。
1.2 配料方面
?CaO或SiO2偏高,尤其是结晶硅高时,物料烧结性差,啮火和恶性风洞较多,致使料层被吹翻,粉料吹至中部。此时,应适当增大料球水分,抑浅扬深,保持300mm左右湿料层,防止流态,稳定连续加卸料,杜绝长时间停料提火,掌握窑温宁高勿低,无明火和恶性风洞后,中部上风就会逐步改善。
1.3 其它方面
?生料细度粗,料球水分偏低,回收窑灰掺入生料中成球且量大或成球刮刀刮不到底,盘底粘料过多等原因,造成入窑料球质量差,爆球率高。此时应加大用水量,合理用风,同时应及时调整刮刀,消除工艺因素,提高成球质量。
2 料层板结型
2.1 料球水分过大、湿料层过厚或加料点过低,致使中部物料受周边物料侧压力和自重力过大,料球相互挤压变形粘在一起。
2.2 原料塑性差、收缩性差时,料球湿热膨胀,易碎裂胀实,形成板结。
? 操作上关键是把好成球关,合理控制水分,减小加料量,薄压浅烧,控制边风,合理用风,另外需控制料面低一点,必要时要停止加料,边落窑边提火,忌高窑面,逐步缩小板结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