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在環江毛南族自治縣長美鄉長美村上火屯一山腳處,有一間約5平方米的簡易木棚,這是81歲的廖木仙及75歲的妻子廖氏的臨時住所。每到休息時間,他們都相互攙扶,從距離該處約20米的在建新房回到這里。
因購買的水泥存在質量問題,他們家的新房從今年3月開始修建,9個多月過去了,其新房仍未建成。由于樓板未完全堅硬,工期被迫一拖再拖,一家人也因此不能住進新房。
12月22日13時許,記者在現場看到,該屋是一棟用紅磚砌墻的二層未完工樓房,一樓仍頂有模板和木樁;二樓有工人正忙碌砌磚,此外,在二樓樓面,該層樓板的顏色有些泛白。一位廖姓工頭說,就是這一層的樓板存在問題。根據經驗,樓板澆灌只要達到15天左右即可拆掉模板及頂梁,但該樓板筑了近1個月,仍發現水泥未完全凝固,且感覺樓板顏色、硬度亦不對勁,因此,他們被迫停工。隨后,記者用柴刀在已經打好的樓板上敲了幾下,樓面便形成大小不一的凹坑。?
廖木仙的孫子廖安公說,從建房之初,先后4次從長美鄉一水泥代售點,購買標注為柳局金城江鐵路水泥廠生產的“金鐵”牌水泥17噸,支付水泥款6310元,且從地基開始到一層樓板,都是使用該品牌水泥。他說,由于先前使用的水泥量較少,沒有出現多大問題,因此他們也沒有在意;4月29日,他們澆灌一層樓板,誰知近1個月過去,板面仍未完全凝固。5月25日,他們將情況告知該縣工商局,該局即派員到場勘查并抽樣送檢,經自治區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鑒定,該水泥的抗壓強度不合格。他們隨即找廠家索賠,孰料該水泥廠已關閉停產。無奈,他們只能將代理商起訴到法院,并要求賠償損失約5萬元,但未果。
由于新房未建成,他們的生活受到影響。廖安公告訴記者,家人目前只能暫時在房屋附近搭木棚住,因空間受限,每個棚內都放有兩張床,很擁擠;此外因雨水等影響,棚頂塑料布腐蝕潰爛,床鋪亦被淋濕。
記者從轄區工商所了解到,事發后,該所便立即著手調查工作。然而,由于該水泥廠已關閉停產,無法與水泥廠的相關負責人取得聯系,因此他們暫時也無法解決。隨后,記者趕到柳局金城江鐵路水泥廠,除兩位門衛外,廠內鮮有人煙,記者多次試圖找到該廠負責人的聯系方式,但都無果。
廖安公說,目前,他們已找到律師進行訴訟,希望能夠通過法律途徑維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