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第十一屆全國入比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以汽車、鋼鐵、造船、水泥等行業為重點,控制增量,優化存量,推動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效益?!?/P>
這簡短‘的文字為水泥工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也讓作為建材行業科技工作者的我們喜憂參半,喜的是水泥行業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關注,憂的是我們在認真貫徹落實這一任務時壓力很大。如何以科技創新促進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將是行業科技領域的重大課題。
水泥行業現狀、問題與措施
水泥工業作為我國基礎性原材料的支柱產業之一,在國民經濟建設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特別近十余年時間,水泥行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主要體現在: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技術進步成績突出、企業集中度大大提高。水泥工業不論在量上還是質上,都支撐了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相關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水泥產量已達到20.6億噸,約占世界水泥產量的60%,總量之大,令人堪憂。特別是今年以來,受國家相關政策調整的影響,我國基本建設步伐有所放緩,水泥行業嚴重的產能過?,F象更加顯現,大部分水泥企業效益明顯下滑,而能耗和排放總量仍位于工業企業前列。
受宏觀調控政策影響i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一直呈下滑態勢,特別是占投資比重20%左右的房地產投資下降明顯。2012年上半年受制于房地產調控和樓盤庫存率高居不下的雙重影響,房地產投資增速繼續回落。丁方面,鐵路、水利、公路、城市建設等固定資產投資受目前宏觀調控政策和貨幣政策雙重影響,增長速度未見明顯改觀。相關機構預計“十二五”期間,水泥需求年增速將從“十一五”期間12%左右的復合增速回落到3%-4%。另一方面,盡管國家不斷加大水泥產業調控力度,但由于近年來固定資產投資對水泥的需求迅速增長,產能釋放快速增加。據水泥協會統計,截止到2011年年底,全國已累計形成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506條,設計熟料產能14.3億噸。其中,2011年新增投產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171條,設計熟料產能2.05億噸,2012年新項目建設還將有100多條,到2012年年末我國新型干法生產線預計將達到1600多條。根據現有數據預測,到2013年,全國新型干法水泥將達到31.33億噸,而需求量預計為24億噸,富余程度超過30%,水泥行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局面。此外,原料、能源價格上漲也將對水泥行業的發展產生不確定性影響。
面對當前嚴峻的形勢和挑戰,水泥企業應審時度勢,保持清醒的頭腦,在轉型升級中找到新的突破口,才能保證水泥行業繼續健康發展。目前,行業和倉業的主要措施有:形成共識、標本兼治,,n格控制新增產能,同時淘汰落后產能;進一步加大企業的聯合重組力度;延長產業鏈,擴展上下游,向商品混凝土等應用領域發展;推動行業技術進步加大科技投入,提升產品質量,提高水泥品質標準;大力推進水泥企業的節能減排、廢棄物利用,使水泥工業成為綠色環保不可缺少的行業{堅持科技創新,研究和推廣新品種水泥,擴大特種水泥份額。隨著國家對工程質量和壽命嬰求的不斷提高,通用水泥已不能滿足國家重大工程的需求,水電、公路、核電等領域對專用7k泥的呼聲愈來愈強烈。這也是水泥企業轉型升級,提升競爭力的極好機會,但這還沒有引起水泥企業的足夠關注。
發展特種水泥機遇難得
特種水泥作為我國重點工程建設必不可少的基礎材料,也要順應整個水泥行業的發展趨勢和要求,通過大力發展和推廣新型干法技術,提升水泥產品質量,拓展應用領域和范圍,提高我國工程領域尤其是國家重大工程的水泥混凝土技術水平,滿足國家重點工程建設需要,促進水泥行業調整結構和轉型升級。同時,特種水泥也可作為新興產業,列入國家國防建設需求、搶修搶險和防災減災的重要物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