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鹿泉市以水泥聞名,曾經憑借水泥產業連續5年躋身“全國百強縣”行列;鹿泉也因水泥而被詬病,大量粉塵嚴重污染河北省會石家莊及周邊環境,讓這個“水涌若珠傾”的城市終日被粉塵所籠罩,
寧肯犧牲一些GDP,也要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近年來,鹿泉市大刀闊斧淘汰落后產能,先后關停166家小水泥。隨之,鹿泉也從“全國百強縣”名單中淡出。“后小水泥時代”,鹿泉市靠什么支撐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鹿泉市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有哪些探索、經歷了什么陣痛?其后續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又在哪里?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近日到鹿泉市進行了深入探訪。
水泥行業讓鹿泉人展開了眉頭,但落后的生產工藝,也讓鹿泉人吃盡了苦頭
“鹿泉人均四兩土,白天不夠晚上補。”所謂的“土”,就是水泥工業日夜噴吐的粉塵。
鹿泉石灰石礦藏十分豐富,至今仍有6.7億噸儲量,發展水泥工業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上世紀70年代,鹿泉水泥業迅速發展,“小水泥”一度遍地開花,鹿泉市也一躍成為華北地區最大的水泥生產基地。
“以前,石頭燒出來就能賣錢,我們哪有積極性去轉產?”在鹿泉市采訪時,不少昔日的水泥廠老板這樣說。
水泥曾是鹿泉市的驕傲,是撐起鹿泉經濟的支柱。到1997年底,鹿泉全市水泥企業達到166家,年產量超過1400萬噸,財政收入一半以上來自水泥行業。直接從事水泥生產的有1.5萬人,水泥及衍生的相關產業就業總人數超過12萬人。憑借水泥,鹿泉2000年~2004年連續挺進“全國百強縣”行列,并一度占據河北省縣域經濟頭名。
但是,水泥給鹿泉帶來輝煌的同時,高能耗、高污染如影隨形。以機立窯為代表的小水泥企業工藝落后、資源能源消耗量大、產品質量不穩定、環境污染嚴重……
“迅速崛起的水泥行業,讓鹿泉人展開了眉頭,但落后的生產工藝,也讓鹿泉人吃盡了苦頭。”鹿泉市環保局副局長侯志平說,當時的水泥企業全部采用機立窯生產工藝,這種工藝就像平時用的火爐子,從窯上面的進料口把石灰石等生料加進去,經過煅燒,從下面的出料口把熟料倒出來,“在這個過程中,粉塵沒有經過任何處理,就全部排放到大氣中。”
“原來無論什么時候都是灰蒙蒙一片,嚴重時甚至連對面來人都看不清模樣。”鹿泉市曲寨村的馮印泉大爺仍然清楚地記得當時的情景,“果園蘋果上有土,地里玉米上有土,連包心菜里也包著土。”
鹿泉市位于河北省會石家莊市的上風口,多數水泥企業離石家莊市的距離不超過35公里,排放的大量粉塵,也使石家莊市曾成為唯一一個進入全國重點城市空氣質量后10名“黑名單”的省會城市。
來自鹿泉市環保局的數據顯示,當時鹿泉全市的水泥企業年排放粉塵超過20萬噸,鹿泉市空氣質量常年處在4級~5級,最差的時候,全年二級及以上天數只有75天。鹿泉人自嘲地形容這座城市:晴天是洋(揚)灰廠,雨天是水泥廠。
“壓力還不僅來自環境。一些鄉鎮和個體水泥企業盲目上馬,生產條件簡陋,沒有生產許可證,檢測手段不健全,產品質量難以保證。”鹿泉市政府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些企業的不合格產品大量流入市場,相當一部分“小水泥”靠冒牌銷售、虛假廣告坑害用戶,嚴重地損壞了鹿泉市的形象,給鹿泉市的協調發展,特別是水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了巨大壓力。“可以說,鹿泉小水泥的生產已經走到了盡頭,整個水泥行業到了非升級換代不行的地步。”
用經濟政策鼓勵企業“關小上大”,用新的考核標準引導干部樹立新的政績觀
“5、4、3、2、1,起爆!”2009年4月3日,隨著河北省委副書記、石家莊市委書記車俊鄭重地按下起爆按鈕,鹿泉市長城水泥廠一座10萬噸的機立窯轟然倒地。這是鹿泉市最后一座被拆除的機立窯。這一爆,也終結了這座城市長達50年的水泥機立窯生產工藝。
“走到這一步,我們花了整整12年的時間。”鹿泉市常務副市長周永會感慨地說,1997年,鹿泉市痛下決心,堅決關停散濫的小水泥企業,向這個占據財政收入半壁江山的第一支柱產業開刀。
很快,產業轉型的陣痛就讓鹿泉人幾乎無法忍受。因為鐵腕關停小水泥,鹿泉市被擠出了“全國百強縣”行列,在河北省的排名直線下滑。
“節能減排,淘汰落后產能是個很痛苦的過程。但當時我們的思路很明確,我們寧肯暫時犧牲一些財政收入,寧肯犧牲排名,也要擠掉‘污濁’的GDP。”時任鹿泉市委書記的安樹國回憶說,不僅于此,鹿泉市當時在堅決關停淘汰小水泥企業的同時,還堅持做到了既釜底抽薪,更雪中送炭。
“其實,我們也知道機立窯污染嚴重,可畢竟投了兩三百萬元,廠里還有近百名工人。一下砍掉,損失實在太大。”北新建材廠廠長霍利民說。
霍利民的觀點代表了當時許多水泥廠老板的想法。鹿泉市委、市政府一班人清醒地認識到:在既得利益的誘惑下,如果沒有一個合理的、能為各方接受的方案,砍掉小水泥就成了一句空話,甚至會引發更多的社會矛盾。
為破解這一難題,鹿泉出臺《加快水泥工業結構調整的實施意見》,提出了堅持“總量控制、適度集中,關小上大、等量替代,多措并舉、梯次推進”的原則,積極推進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加快“小水泥”的關閉、淘汰和轉產,合理建設“大水泥”企業,不斷提高水泥生產集中度和資源綜合利用率。這個實施意見中最核心的
內容是合理補償,確定對小水泥企業每萬噸設計生產能力補償20萬元,嚴格時限,提前拆除的給予嘉獎,不按期淘汰的,依法關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