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7月13日公布的經濟數據顯示,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
初步測算,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22709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8%。其中,一季度增長8.1%,二季度增長7.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7471億元,同比增長4.3%;第二產業增加值110950億元,增長8.3%;第三產業增加值98677億元,增長7.7%。從環比看,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增長1.8%。
一、農業生產形勢較好,夏糧再獲豐收
全國夏糧總產量12995萬噸,比上年增加356萬噸,增長2.8%。夏收油菜籽產量1292萬噸,比上年增加46萬噸,增長3.7%。上半年,豬牛羊禽肉產量3925萬噸,同比增長5.5%,其中豬肉產量2588萬噸,增長5.9%。生豬存欄45526萬頭,同比增長3.5%;生豬出欄33837萬頭,增長5.6%。
二、工業生產運行在適度增長區間,企業利潤同比下降
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0.5%,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1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3.8個百分點。分經濟類型看,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0%,集體企業增長8.0%,股份制企業增長12.4%,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6.3%。分輕重工業看,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1%,輕工業增長11.1%。分行業看,41個大類行業中有40個行業增加值同比增長。分地區看,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8.9%,中部地區增長12.9%,西部地區增長13.2%。分產品看,上半年471種產品中有332種產品產量同比增長。其中,發電量增長3.7%,鋼材增長6.1%,水泥增長5.5%,十種有色金屬增長6.7%,乙烯下降3.3%,汽車增長6.7%,其中轎車增長7.5%。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銷率達到97.5%,同比下降0.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50505億元,同比增長7.1%。6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5%,環比增長0.76%。
1-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18434億元,同比下降2.4%。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26個行業利潤同比增長,13個行業同比下降,1個行業由同期虧損轉為盈利,1個行業由同期盈利轉為虧損。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為85.21元,比一季度增加0.28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為5.34%。
三、固定資產投資穩定增長,基礎設施投資增速由負轉正
上半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50710億元,同比名義增長20.4%(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18.0%),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5個百分點,比上年同期回落5.2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投資48986億元,增長13.8%。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19.3%,中部地區增長25.3%,西部地區增長23.9%。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3654億元,同比增長28.6%;第二產業投資67768億元,增長23.7%;第三產業投資79288億元,增長17.4%。在第二產業投資中,工業投資65897億元,同比增長23.8%。其中,采礦業投資5014億元,增長20.9%;制造業投資54019億元,增長24.5%;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和供應業投資6864億元,增長20.5%。上半年基礎設施(不包括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的生產與供應)投資21762億元,同比增長4.4%,一季度為同比下降2.1%。從到位資金情況看,上半年到位資金180950億元,同比增長17.0%。其中,國家預算資金增長26.7%,國內貸款增長5.8%,自籌資金增長22.9%,利用外資下降5.5%,其他資金增長1.6%。上半年,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138188億元,同比增長23.2%;新開工項目174665個,同比增加7518個。從環比看,6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1.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