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工信部都在不斷的給出落后產能淘汰任務目標,也每一年都在宣稱如期完成,然而市場走勢卻偏偏令人不滿。尤其是在今天,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下,落后產能淘汰目標也在逐步增長,但事實上到底還有多少淘汰空間,卻沒有哪一個人能夠真正說的清楚。
“落后產能淘汰”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每年都在不斷的提出目標,貫徹執行。然而,到底每一年淘汰掉了多少的落后產能,恐怕沒有人能說清楚這個準確的數字,就算是每年提出這個目標的工信部,只怕也是只能給出一個所謂的官方數據,而給不出真正具有實際意義的答案。
今年4月份,工信部正式提出了今年的淘汰任務,其中水泥行業將淘汰掉落后產能21900萬噸。單從數字上來看,似乎給水泥行業騰出了不小的空間,至少說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產能過剩的困境。然而現實真的會有想象中那么美好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落后淘汰名單 華而不實的數據
截止到6月16日,工信部仍沒有給出今年要淘汰的水泥生產線的具體名單,目前我們所知道的,也僅僅是這么一個接近2.2億噸的數字,因而最終出來的淘汰目標與這個數據之間有多大的差距不得而知。同時我們也要看到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這個2.2億噸的數字是包含了熟料生產線以及粉磨站的,換句話來說,兩者之間具有很大的重疊性,而最終淘汰名單上的實際數據中,到底有多少是熟料產能,有多少是粉磨產能,恐怕更是一本糊涂賬。
沒有準確的名單,我們判斷不出今年的淘汰目標最終會在實際上減少多大的水泥產能,但我們可以根據歷史數據來進行一個簡單的估算。2010年全國共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0727.7萬噸,其中機立窯、小旋窯產能9111.1萬噸,粉磨產能1616.6萬噸。由于粉磨站所用的原材料必須依靠熟料生產線來提供,因而這部分淘汰掉的產能可以說對水泥行業不會產生任何的影響,換句話來說,2010年實際淘汰掉的水泥產能僅占到宣布數據的85%都不到。
我們再來看看2011年的數據,全國共計淘汰落后水泥產能15285.7萬噸,算是一個比較大的數字了。其中機立窯、小旋窯產能為7934.6萬噸,而粉磨產能則為7351.1萬噸,這個數據同樣說明小粉磨站被淘汰不會給水泥行業騰出任何的產能空間,去年實際淘汰掉的水泥產能也就是7934.6萬噸,相比上一年,減少了13%,更關鍵的是,實際淘汰掉的產能僅占到了宣稱數據的52% 。
就單是這兩組數據,就說明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或者說是一種趨勢,那就是現在可供淘汰的熟料生產線越來越少了,繼續淘汰下去,粉磨產能所占比重只會越來越大。盡管落后產能淘汰目標定的很高,即使可以定時定量的完成任務,但實際被淘汰掉的落后產能實際上卻是只占了很小的比例。即今年實際淘汰的機立窯、小旋窯產能只有約6900萬噸。
另外,筆者仔細對比了2010年和2011年的淘汰名單后發現,當中有部分企業名字是重復的,也就意味著在2010年已經淘汰掉的部分企業又出現在了2011年的淘汰名單中。這到底是說明淘汰工作做的不夠扎實,還是統計的數據本身就有問題?再者,在2011年的淘汰名單中,筆者還發現了一個現象,那就是部分事實上是早已停產了的企業,又出現在了淘汰名單上。單是筆者熟悉的川東北地區就有川煤集團下屬的幾條小旋窯,川東鐵路水泥的機立窯等,而其它地區雖然沒有仔細核實,但想來這種現象不是個別。因此,公布的淘汰名單在最終產生的淘汰效果上,也會打很大的折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