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7月11日至今,秦皇島港煤炭價格連漲三天,市場預期似乎突然“反轉”。秦皇島海運煤炭交易市場分析師王云說: “從實際成交價格來看,5500大卡的動力煤市場價格已不是之前600-610元/噸的‘割肉價’,沒有620—630元基本買不著。”
但是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高級工程師薛靜認為,全國煤價還有一定的下跌空間。“與年初相比,煤炭出廠價格的降幅遠小于市場價格的降幅,并且出廠價格下跌幅度分地區是不均衡的,中西部地區的跌幅明顯不如東部大。”
“顯然,煤炭市場價格大幅走低的主要因素是中間環節、運價和東部煤炭重點港口市場信息被放大。”薛靜據此認為,下一步,跌勢將由東部沿海逐漸傳導到中西部煤炭產地,帶動全國煤價繼續下行,但東部煤炭價格已經基本見底。
花旗環球銀行大中華聯席主席朱勇預測,秦皇島煤價目前正在加速下跌區,但離底部已經不遠。從紐卡斯爾港在上海和廣州的離岸價格來看,秦皇島離岸價達到630元/噸左右就會見底。“那時進口煤的價格優勢有望消失,北方港口的煤炭吞吐量有望回升。”
截至7月8日,國際煤價已經保持三周小幅上漲。有相關分析師稱,按照煤價和運費計算,從澳大利亞運抵國內的煤價為760元/噸,已高于秦皇島運抵廣州港的煤價730元/噸。
但是,國家發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員耿志成表示,雖有一些特殊事件造成短時間內國際能源價格上漲,卻不會改變近期煤炭價格下滑的大趨勢。并且,支撐國內煤炭價格反轉的支點目前“無跡可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