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工信部第一批發布的2012年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名單中,水泥(熟料與磨機)企業共計1053家,占企業總數的40.8%,較去年增加了271家,同時還有48家平板玻璃企業出現在名單中。河北省成為了淘汰大省,水泥與平板玻璃淘汰產能均列第一;西部地區水泥產能嚴重過剩,淘汰規模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水泥超出目標任務25% 上千家企業上榜
據統計結果顯示,2012年第一批公布的水泥企業共計淘汰落后產能27464.5萬多噸,比工信部4月份下達的淘汰落后產能21900萬噸的目標任務多出25%左右;記者從近幾年工信部公布的數據發現,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不斷加大,2010年我國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10727.7萬噸,2011年15285.7萬噸,今年第一批公布的淘汰產能將達到27464.5萬多噸,比上年增加了79.7%。這一高增長的數據足以說明水泥行業是我國淘汰落后產能的主要領域,不過超過千家企業上榜還是第一次。尤其是作為上市企業的四川金頂(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也在名單之列,是淘汰規模最大的企業之一,共計需淘汰落后水泥產能高達435萬噸。
從地域來看,此次淘汰落后產能的企業主要分布在全國26個省份或自治區,其中淘汰規模較大的為河北省,174家企業上榜,共需淘汰落后產能4200.2萬噸,占總數的15.3%;山西省有113家企業上榜,共需淘汰2421萬噸落后產能,占總數的8.8%。從公布的數據中,不難看出,西部地區如今已經成為了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地區,一躍成為水泥行業急需“瘦身”的重點區域,需淘汰的落后產能的比例在逐漸加大,名單中水泥企業的數量由2011年的198家增至391家,需淘汰的落后產能也由2011年的3569.1萬噸迅速增至為10260.7萬噸,增長接近187%,占2012年第一批公布的目標總數的37.4%左右。
據有關專家介紹,水泥行業過去幾年淘汰落后產能的速度一直在穩步推進,本次目標任務下達后,執行速度可能加快,加上新增產能的速度已放緩,需求將逐漸回暖,相應的水泥價格將得到一定的支撐。
記者仔細對比了2012年和2011年的淘汰名單后發現,其中有一小部分企業名字是重復的,也就是說國家規定在2011年已經淘汰掉的企業又出現在了2012年的淘汰名單中。這到底說明了什么問題,淘汰工作做得不夠扎實,還是執行的力度并未到位?對此,記者采訪了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
孔祥忠提到,這是一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并不是第一次出現這樣的情況。各級地方政府在上報企業名單后,如何去核實成為了關鍵。政府及有關部門在加強監督管理的同時,可以委托第三方組織或行業協會進行監管指導,嚴格將淘汰落后產能的工作做到位。只有正視了這一情況,才能更好地發揮社會監督職能,才能將工作做到實處。
孔祥忠還表示,由于近兩年全國各地水泥企業新建了眾多生產線,產能嚴重過剩,因此今年國家從環保和行業發展的角度出發,加大了淘汰水泥企業落后產能的力度。對于規模小,不能滿足國家規定要求的生產企業,要堅決淘汰,這將有利于水泥行業的結構調整。西部地區新建了許多新型干法生產線,再加上東部部分產能的轉移,導致整個地區的水泥產能急劇增加,發展增速明顯,因此需要淘汰的落后產能也增長較多,但這并不影響西部水泥的市場供應。針對工信部發布的水泥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的現實情況,水泥企業一定要將工作落實到位,貫徹國家政策、轉變發展方式、調整投資方向,使水泥市場產能過剩這一形勢得到有效緩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