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我國經濟發展迅速,特別是本世紀的前10年我國經濟高速發展,取得了世界矚目的成就,我國水泥行業抓住了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拉動水泥需求高速增長的機遇,水泥產業結構得到迅速調整,在此期間,我國水泥工業創造了世界水泥發展史上的諸多奇跡。2011年我國水泥產量已達20.85億噸,已占到全球水泥總量的60%左右,利潤已超過1000億元。
我區水泥工業也和全國水泥工業一樣,雖然受經濟發展的限制,新型干法水泥建設速度以前較為緩慢。但在經濟高速發展的拉動下,特別是近5年來,新型干法水泥得到了高速發展。截至2012年4月已累計建成投產26條生產線,熟料產能1860萬噸。而寧夏中部地區就占了14條生產線,熟料產能接近900萬噸。加之在建的新型干法生產線,非干法生產線和粉磨站,保守估計全區水泥產能將達到3000萬噸左右,人均占有的熟料和水泥產能均具全國之首。在高速發展的過程中,水泥產業結構得到迅速調整,落后產能迅速退出,節能減排成效顯著,大企業快速成長,生產集中度明顯提高,行業整體效益顯著。
取得的成績是顯著的,但目前凸顯出來的問題也是相當嚴重的。由于產能的嚴重過剩,2011年下半年已是市場轉型的臨界點,市場從高需求,高供給,向穩增長,高控制方向發展,高控制即是抑制過剩產能的發揮。去年下半年以來,我區的水泥產能也和全國的水泥行業一樣,已經出現全局性,全方位的過剩,相當一部分水泥企業的生產線已限產,停產,無序競爭加劇,行業整體效益嚴重迅速下滑。但是,另一方面,新增產能仍屢禁不止,目前中寧天元錳業有限公司的兩條日產4500噸和國電英力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的兩條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仍在建設中,這將使我區水泥產能過剩的情況更加嚴重。
產能的嚴重過剩和盲目的重復建設新線,將會擾亂行業發展的戰略布局,浪費國家的能源、資源財力,拖延行業轉型升級,阻礙節能減排進程,影響存量優化,加劇不必要的競爭,直接影響企業的經濟利益,乃至影響水泥行業的長遠發展。針對當前我國水泥行業產能已全局性,全方位過剩的嚴峻局面。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與中國水泥協會于2012年5月6日聯合發表了《認真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堅決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水泥轉型升級的倡議書》。為此,我們認為,為了堅決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水泥工業轉型升級,促進我區水泥工業科學健康發展,應采取以下切實有力的措施:
一、堅持總量控制,抑制水泥產能嚴重過剩。認真學習、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精神,嚴格執行《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行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國發【2009】38號)。堅決遏制新建水泥生產線。具體做法應是:
1:從現在開始,原則上一律不再審批新增熟料和水泥產能的新項目(不包括企業為技術升級上大淘小,沒有增加熟料和水泥產能的項目)。
2、已批準建設的新增水泥產能項目,一律暫緩開工建設。
3、對沒有經過嚴格的科學論證,(沒有建材科研部門所做的原材料和廢渣配料試磨、試燒的結論報告)也不符合國家關于水泥行業準入條件的,以循環經濟綜合利用為由的新增水泥產能在建項目(如天元錳業的兩條日產4500噸和英力特的兩條日產2500噸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項目)應立即停止建設,重新進行科學論證和審批,所需能利用的廢渣由就近水泥企業消化利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