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時間煤炭市場的寒流,對煤城榆林而言,更加入骨三分。
受秦皇島港口積煤、電煤需求減少等原因影響,陜西省榆林市出現了煤炭積壓、價格跳水、百余家煤礦停產的情形。
對煤炭經濟作為主導的榆林市而言,更難熬的將是財政收入指標。榆林市上半年實現財政總收入363.52億元,其2012年財稅總收入指標則為666億元。
“按照目前情形,完成今年的財政總收入指標是有一定難度的。”榆林市財政局局長盧林對記者稱。為此,當地陸續出臺一些“挽救”舉措,意欲減輕對能源財政的依賴,然而“拐彎”能否成功,尚有待觀察。
低迷:210國道不堵了
驅車行進在210國道,間或有運煤車通過,卷起一陣塵土。往日那種綿延數十公里,如蝸牛一般行進的場面現在已算少見。
“現在下礦區調研,最大的感受就是不堵車,一路行進得非常順暢。”榆林市煤炭工業局運銷計劃科人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事實上,榆林境內的210國道堵車與否,一度成為當地人衡量煤炭市場冷熱的標桿,“只要不堵車,就說明煤炭市場開始遭遇寒流了。”
該人士介紹,對榆林煤老板而言,從賣方市場到買方市場的轉變來得有點突然。原因在于,榆林的侏羅紀煤煤質較好,發熱量較高,長期是火電廠眼中的“香餑餑”,一度供不應求。
“煤炭不愁銷路,長期處于賣方市場,甚至為了買到榆林的優質煤,各礦區的銷售指標長期是中間商的關注熱點。”上述煤炭工業局運銷計劃科人士表示,“長時間的賣方市場,使得榆林煤老板對市場反應過慢。”
直到秦皇島港口的存煤積壓傳導而來,榆林煤老板才意識到“寒流”來了。
榆林市發改委主任郭培才對記者表示,“秦皇島港也是榆林煤炭的主要運輸地。”報道稱,截至7月19日,秦皇島港煤炭堆場庫存約850萬噸。此前,該港口堆場庫存最高點時達到946萬噸,接近煤場最大堆存量上限1042.5萬噸。
秦皇島港煤炭市場計劃科工作人員接受媒體采訪時稱,公司正想方設法解決庫存問題,目前庫存較前有所減低,但庫存壓力仍然很大。
對此,榆林市半年經濟分析會上,市經濟部門主要官員稱,“原材料、能源等行業產能過剩,特別是煤炭需求減弱、價格暴跌、企業虧損,使得榆林市以煤為主的產業結構受到嚴重沖擊。”
價格方面的表現更為明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