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我國煤炭供應平穩增長,需求增速回落,供求基本平衡,總量略顯寬松,市場價格波動,影響煤炭工業發展的不確定因素增多。
從國際看,國際金融危機仍沒有結束,深層次影響還在持續顯現,世界經濟復蘇緩慢,外需不足,煤炭市場萎縮。從國內看,除一些體制性、結構性矛盾外,我國經濟運行中一些新情況、新問題帶來的挑戰也在加大。一是經濟增長存在下行壓力,二是工業生產增速和效益下滑。
實際上,自2011年四季度以來,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作用顯現和國際、國內需求嚴重不足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煤炭市場進入新一輪的下行調整期。
多種因素致煤炭需求疲弱
今年以來,受國家投資拉動經濟力度減弱,繼續嚴控房地產和鋼鐵產能過剩等因素影響,國民經濟增速放緩,關聯行業需求下滑,煤炭需求持續疲弱。盡管國家宏觀調控和拉動內需政策效果初步顯現,但是能源市場大幅度回暖還沒有真正到來,2012年上半年是我國煤炭行業最為困難的時期。
從煤炭供應來看,由于近年來我國大規模的固定資產投資形成了巨大的產能儲備,主要產煤省區資源整合與技術改造礦井陸續進入投產期,煤炭產量大幅增加。
同時,我國煤炭進口快速增長,自2009年我國成為煤炭凈進口國以來,煤炭進口量逐年大幅增加。而我國對煤炭進口持鼓勵態度,年初又取消了褐煤的進口關稅,國外煤價格優勢促使低質煤大量進口,造成今年上半年進口數量同比有很大提升。
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截至6月末,全社會存煤2.78億噸。其中,煤礦和重點發電企業存煤同比均增長逾三成,主要港口存煤同比增長67.3%。
煤炭需求方面,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疲軟,用電量創新低。實際上,今年我國GDP增速連續下滑,上半年總體增速為7.8%,我國經濟運行面臨較大壓力,社會用電量不可避免地出現減少。同時,房地產投資拉動效應減弱、高鐵基建項目等待開閘、外貿出口阻力增大、居民收入下降消費意愿不強等,造成煤炭需求低迷。
并且今年以來,我國南方降雨較多,水電站發電利用率較高,擠壓了火電市場空間。國家發改委在6月底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國家電網內重點水電廠來水總體偏豐近兩成,南方電網三大流域來水也由枯變豐。上半年,由于水電滿發,減少耗煤2000多萬噸。而降雨較多,使得今年南方天氣較涼爽,導致社會用電量下降。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國發電量同比僅增長3.7%,6月份發電量更是出現零增長,發電量的下滑導致煤炭需求量減少。
而且,國際煤市短期難走強,國內煤價持續承壓。上半年,我國煤炭價下跌20%。據分析,今年以來,國際煤炭價格出現大幅下跌,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低迷、國際原油下跌及頁巖氣等非常規能源的擠壓。
實際上,由于我國煤炭供給及進口的增加,而需求又不旺,使國內供應相對寬松,上半年煤炭總體處于供給寬松的局面。據業內人士分析,我國煤炭市場寬松的特點,一是世界經濟持續低迷和歐債危機影響下的過剩。二是國內經濟下行,煤炭市場理性回歸情況下的過剩。三是產量增長、凈進口大幅增加下的過剩。四是水電滿發、電網調控能力增強情況下的過剩。五是投資持續增長下的過剩,是產能建設超前帶來的問題。不過,從投資者預期和數量分析看,目前煤炭過剩應當是短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