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保部宣布2011年主要污染物之一的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之后,第一个可能被“施压”的是水泥行业。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考察调研时指出,环保部正在研究的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标准“将会很严格”。
环保部一位权威人士透露,正在研究中的氮氧化物国家排放标准为每标准立方米300毫克和400毫克两个方案。但中国水泥协会秘书长孔祥忠告诉记者,即便是按照上述较宽松的方案,包括海螺水泥、华新水泥等行业龙头,以及中材集团、中建材集团等央企在内,目前国内几乎没有排放合格的水泥企业,“按照前3年的行业平均利润计算,这一新标准将吃掉全年利润的50%”。据环保部网站消息,当前,全国氮氧化物排放量不降反升,减排形势非常严峻。张力军强调,环保部已经与各省签订了“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书,如果未完成减排任务,将实行集团环评限批。也就是说,假如一企业集团下属水泥厂此项标准不达标,整个企业集团都将面临环评限批。张力军说,“十二五”时期,水泥行业是减排氮氧化物的重点行业。今年水泥产量将突破20亿吨,氮氧化物排放量成为电力之后的第二大行业。
环保部权威人士表示,目前正在研究的新标准包括每标准立方米300毫克和400毫克两个方案,需要企业运用低氮燃耗技术和新工艺才能达标。他认为,按照正在研究的新标准,每吨水泥要增加成本20元,以去年水泥产量计算,全行业将增加成本400多亿元。此外,过快推行新标准可能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水泥行业脱硝催化剂有些属于有毒有害物,国内若大量生产上述催化剂,会产生新的水土污染;二是水泥行业新增成本容易转嫁到下游的建筑行业。孔祥忠对水泥行业氮氧化物减排提出建议:一方面,运行3年以上的生产线应达到每标准立方米800毫克的现有国家标准;另一方面,运行时间低于3年和新建生产线,可在2015年前先过渡到600毫克的新国家标准,再于2017或2018年达到400毫克的国际先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