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统的企业之间,企业会被客户包围着,似乎亲如一家,如鱼得水,但这只是表象。8月6日的一个电话,让本小编产生了一个疑问:企业怎么成了上帝的上帝?
8月6日,烟台山水水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烟台山水”)一位负责设备维护的赵先生向水泥人网来电,寻求帮助。经过了解我们得知,烟台山水3年前购买了法国一家燃烧器企业生产的四通道燃烧器,如今燃烧器发生了故障,于是赵先生就致电了这家燃烧器企业,结果,企业负责人以“过保修期”为由拒绝了赵先生的求助。赵先生在百般无奈之下找到了我们寻求帮助,试图寻求其它企业的帮助。试问,难道产品在过了“保修期”后,企业就没有提供售后服务的责任和义务了吗?
成也客户,毁也客户
当我们要买某样产品的时候,我们经常听到“客户就是上帝”的说法,之所以把客户奉为上帝,是因为客户给商家带来了利润。当“上帝”把钱付给商家之后,上帝还是上帝吗?
通过烟台山水我们可以看到,“上帝”对于这家法国燃烧器企业来说,已经成了空话,显然商家已经成了上帝的上帝。
《荀子●哀公》中曾有“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说,商家与客户之间的关系亦是如此。成也客户,毁也客户,是对商家最好的警告。售后服务不但是企业对自己产品质量的信任,更是企业对待客户的态度。在商业圈里虽然有“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客户,客户如过江之鲫,合则来,不合则去”的法则,但在竞争如此激烈的市场经济下,售后服务显然是任何企业的一张“保障牌”。这家燃烧器企业如此对待客户,合从何来?未来的客户又该如何做出选择?
利润面前“上帝”靠后
女星无利不被泡,商人无利不起早。通过我们对行业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的咨询,我们了解到了这家预燃烧器企业态度如此恶劣的主要原因在一个“利”字上。“如果给燃烧器换备件的话,费用要远远高于维修的费用,而像烟台山水只需要修,所以简单的维修燃烧器企业根本赚不到钱,”一家从事多年燃烧器生产的企业告诉记者。
企业追求“利益”没错,但这种放弃“售后服务”的做法充分表现出了企业没有责任心,一个对自身产品都不负责的企业,还能对什么负责?
利益的最大化是每个企业追求的目标,可是,如果企业只是一味的去追求眼前的利益,而牺牲掉了客户的感受和售后服务,那这样的利益只会加速企业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