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條路以前一遇下雨就變成泥濘,行路難;如今路面硬化在向前延伸,我們出行更加方便了。”這些天,家住青神縣河壩子鎮黃鶯嶺村1組64歲的劉連軒大爺眼看不久就要走上好路心情格外激動。近日記者在黃鶯嶺村道路施工現場看到,施工隊伍正在加緊路面硬化速度,水泥路在不斷向前延伸,用不了幾天水泥路就能全部完工。
眉山市青神縣河壩子鎮黃鶯嶺村與仁壽、井研接壤。全村有7個農業生產組,554戶群眾,1626人,是青神復興水庫移民安置區;該村林竹面積7000畝,椪柑600畝;產業為:林竹、生豬、兔、小禽等,年出欄生豬4000頭,商品兔上萬只,雞、鵝、鴨3000多只。一條長4公里的土公路繞山而行,長期以來,此段道路晴天一身塵,雨天一身泥,嚴重影響村民出行,形成不了多大運力。由于“路”的問題,群眾收入相對較低。青神縣扶貧移民局針對該村交通難的實際問題,向上爭取水庫移民后期扶持項目資金90 萬元,于今年6月開始對4公里的土路實施硬化,解決該村行路難問題,促進群眾致富增收。
青神縣扶貧移民局局長李紅波說:“水泥路再過幾天就全部打通,不僅解決了群眾生產生活交通方便問題,還能為群眾直接帶來增收?!薄八嗦吠撕螅夥N植一項每畝增值可達300元,養殖業人均每年增收50元。”該村村黨支部書記伍福華說水泥路硬化后帶來的效益很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