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发改委超万亿砸基建,海螺水泥周涨幅15.92%,持股基金从中浮盈超10亿元;嘉实基金从中浮盈额度最高,且旗下10只持该股基金周回报率均居同类中上游
发改委9月5日、6日集中公布批复的基建项目总投资规模超过万亿元。在铁路板块持续活跃之后,水泥板块也呈现一波快速走强,上周海螺水泥累计大涨15.92%,在《证券日报》基金周刊重点跟踪观察的130只重仓股(17只股票的基金持仓占流通股本比例超过20%,113只股票的基金持股市值超过10亿元)中,股价异动最快。
海螺水泥上周的强势上涨,令持仓该股的基金三季度以来成功由浮亏变为浮盈。53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79只基金5个交易日从中合计浮盈10.14亿元,其中嘉实、博时两基金公司浮盈均超过1亿元。
与此同时,以基金为首的主力机构杀了个“回马枪”,对该股连续5天增筹,净买入该股合计2.53亿元。
“随着铁路、保障房等基建项目下半年陆续复工,水泥需求有望回暖。”北京一水泥业分析师对《证券日报》基金周刊记者表示,“海螺水泥良好的资本结构及大量在手现金,令其在这场盛宴中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前潜伏其中的基金,通过上周的上涨已经收回失地,且随该股股价进一步突破,会有更多基金不失时机地再捞一把。”
海螺水泥一周狂涨16%基金增筹不犹豫
据最新统计,海螺水泥上周累计上涨15.92%,刷新了今年2月以来的最大周涨幅纪录。其中,9月7日,该股更是以10.00%的涨幅封住涨停,成为当天71只涨停股中的一员。该股的快速走强,或因近期发改委屡屡批获各类重大项目投资有关系。
继9月5日批复25个轨道交通项目、20个其他交通仓储项目、1个能源管道工程项目和3个企业借用境外商业贷款项目之后,9月6日国家发改委又批复了11个基础设施项目,包括污水处理厂项目9个、垃圾焚烧发电项目1个和新材料项目1个。发改委这两日内集中公布批复的项目总投资规模估计超过万亿元。在建设过程中,率先受益的主要产业有水泥、钢铁、工程建设等行业。
对于海螺水泥的强势回归,机构不会静观其变,而是纷纷出手增持,第一时间争抢筹码。
数据显示,以基金为首的主力机构上周累计净买入伊利股份2.53亿元,买入额、卖出额分别为11.44亿元、8.91亿元;买入成本、卖出成本分别14.17元、14.19元。截至9月7日,机构持该股仓位68.59%,与前一周末相比上升0.42个百分点。其中在9月7日的大涨中,以基金为首的主力机构净买入该股1.25亿元,买入额、卖出额分别为6.66亿元、5.10亿元;机构资金的这种大面积争抢与8月形成强烈反差,该股8月7日至31日跌幅14.08%,机构净卖出2.00亿元,买入额、卖出额分别为16.73亿元、18.72亿元。
显然,基金9月份第一周已经大开“杀戒”,连续5天毫不犹豫地增仓海螺水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