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蓋區域包括深圳、廣州、寧波、蘇州和天津等沿海城市,也包括西安、成都、太原等西部城市
如此多軌道交通項目的獲批,不僅可讓城市的交通布局更合理,還將由此帶動經濟要素的流通,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并加快相關城市的城鎮化進程。更重要的還是為了保證中國經濟增速的穩步向前,并帶動市場對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產業的需求
國家發改委再次密集發布一些審批和核準的項目。9月5日,國家發改委在官方網站發布信息稱,包括24項軌道交通項目和干塘至武威南鐵路增建二線項目在內的總共25個項目獲得審批通過。
據本報不完全統計,上述項目涉及的資金為8000億元左右,涵蓋的區域不僅包括深圳、廣州、寧波、蘇州和天津等沿海城市,也包括西安、成都、太原等西部城市。從區域角度看,這些城市均為沿海城市或相關區域的中心城市,這實際上也暗含了通過軌交體系的建設,進而由中心城市帶動周邊區域經濟發展。
“城市化是世界各國共同的發展趨勢,世界多數發達國家在小汽車進入家庭后,仍實施‘公交優先’的交通管理模式。”區域經濟專家徐長樂昨日對《國際金融報》記者分析,“因此,如此多軌道交通項目的獲批,不僅可讓城市的交通布局更合理,還將由此帶動經濟要素的流通,促進本地經濟的發展,并加快相關城市的城鎮化進程。”
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上述項目的獲批不僅意在城市發展,更重要的還是為了保證中國經濟增速的穩步向前,并帶動市場對鋼鐵、水泥等產能過剩產業的需求。
軌交密集獲批
據了解,在25個獲批的項目中,屬于長三角經濟區的共有6個,包括杭州、蘇州、寧波、上海、常州等城市,且均涉及最近幾年非常熱門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
其中,部分項目是籌備中的規劃項目。比如,據國家發改委介紹,常州的規劃顯示,至2018年,建成1號線一期和2號線一期工程,長約53.88公里,形成“十”字型的軌道交通基本骨架。其中,1號線一期工程自北海路至南夏墅,線路長約34.02公里,設站28座,投資213.3億元;2號線一期工程自城西中心至顏家,線路長約19.86公里,設站13座,投資123.2億元。
上海的軌交項目屬于在原線路中的擴建,包括新增11號線迪士尼段、新增8號線三期、新增10號線二期、新增2號線西延伸段等項目。
值得注意的是,之前曾傳聞的“江蘇省沿江城市群城際軌道交通網規劃”正式通過批準。其近期方案是,開通4條線路,總里程161公里。具體為,南京-高淳線南京南站-祿口機場段、南京-和縣線南京南站-黃里段、南京-天長線林場站-金牛湖段、無錫-江陰-靖江線無錫-江陰段。
“這是長三角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趨勢。”徐長樂對本報分析,“一方面,在長三角經濟要素在流通的過程中,需要出現更多、更快捷的途徑,而軌交系統和城市間軌交系統的出現,就能提供這種途徑。一方面,就全球范圍而言,但凡經濟發達的大城市群,均有先進的交通體系。”
徐長樂認為,軌交系統建立的另一好處是,形成中心城市,并以此輻射周邊城市,帶動周邊城市的經濟發展。尤其是,在中西部地區,軌道交通占公共交通承運比例仍較低,通過軌交建設,帶動相對不發達地區的經濟發展。
實際上,上述思路已體現在了一些西部城市的軌交體系的發展思路中。國家發改委資料顯示,9月5日項目審批獲得通過的有5座西部城市。包括剛剛成為第二個國家級新區的蘭州、山西省會城市太原、西部地區的中心城市之一成都和西安、資源豐富的呼包鄂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