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1日沪深两市低开,上证指数开盘报2114.23点,跌0.27%,成交额为4.09亿元;深成指开盘报8741.94点,跌0.36%,成交额为5.04亿元。
其后股指震荡上扬,截至10:33,上证指数报2116.82点,跌0.15%,成交额为207.6亿元;深成指报8758.71点,跌0.17%,成交额为241.2亿元。
[板块]
造纸、水泥等涨幅居前,船舶、钢铁、有色等跌幅居前。
[个股]
个股方面,金杯汽车等20股涨停;SST华新、SST华塑跌停。两新股上市,开盘表现如下:
[评析]
周三大盘总体来说蠢蠢欲动却又欲涨还休,但多方在下半场终于英勇胜出,上证指数终得小阳,再创阶段性新高。尤为惹人关注的是,题材股、低价股和小市值股票活灵活现,不断冲高,创业板指数、中小板指数都出现1%以上的涨幅,可见小盘股股票一旦激活,股性活跃程度会遥遥领先。同时,大市值股票似有倦意,总体处于修整态,银行、地产、证券、保险等前期表现不错的板块大多调整,两桶油更有意思,多数时间调整,尾市拉高收红,为大盘收阳做出贡献。
本周以来,市场盘面特点非常明显,低价股与题材股仍是资金攻击的重点对象,而大盘股的按兵不动也反映出市场跟风盘的不足,在经济未现拐点、政策尚未进一步发力的背景下,更多的场外资金对反弹行情仍然抱持将信将疑的态度。权重搭台、小股票唱戏,虽然盘面的赚钱效应仍然存在。而随着增持、回购潮涌,一旦权重股走强,A股涨幅还将扩大。
但同时从盘面特征来看,短期风险也不容忽视。首先,板块轮动频率过快,尤其是概念板块,此起彼伏,纷纷出现快速拉升,对短线做多动能的消耗较大。其次,当前股指已经进入压力密集区,上方面临前期套牢盘与短线获利盘的集中兑现压力,但量能依然维持在600亿左右,实现快速逼空难度较大,市场需要消化整理过程。因此,短线有可能再次展开强势整理,消化上方压力后,反弹行情依然值得期待。
投资策略方面,由于近来仍然是“游击战”盛行,热点频“换脸”,投资者应紧紧把握近期具有题材、资金介入的热点品种,或具有基本面支撑(尤其是三季报业绩给力)的绩优股,借大盘强势盘整,积极寻找介入机会,而对短线涨幅较大的品种,则需要谨慎规避高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