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六大以來,自治區黨委和政府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精神和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精神,立足新疆實際,創新發展理念,經濟平穩快速增長,發展方式逐步轉變,為實現跨越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經濟保持較快增長,綜合實力明顯增強
新疆經濟發展與內地發達省區相比,差距較大,保持一定的發展速度,是實現新疆經濟跨越式發展的必然要求。十六大以來的十年間,新疆GDP從2002年的1612.65億元(當年價),分別跨越了3000億元、5000億元和6000億元大關,達到2011年的6574.54億元,十年平均增速為10.65%,比全國同期水平高出0.08個百分點。特別是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的兩年間,新疆生產總值的增長速度分別達到10.6%、12%,比全國平均水平高0.3、2.8個百分點。這樣一個較長時間內的平穩較快增長,使新疆經濟的總量快速得到增長,從而為今后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發展方式逐步轉變
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增長動力更加充足:一、二、三產業的比重由2002年的18.9∶37.4∶43.7調整為2011年的17.3∶50.0∶32.7,呈現出第一產業趨降、第二產業加速、第三產業穩健發展的新局面;過去石油石化“一家獨大”的新疆工業增長格局發生改變,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藥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快速發展;反映地方資源優勢和發展活力的非石油、地方工業、園區工業較快增長,成為拉動新疆工業增長的主引擎;中小企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不斷提高;區域發展更加協調,天山北坡經濟帶進一步做大做強,以石油石化產業為主的天山南坡經濟帶正在崛起,鋼鐵、電力、化工、紡織、水泥、建材等一批產業項目落戶南疆貧困地區,不僅填補了當地工業空白,也壯大了地方經濟實力。
經濟發展方式逐步從粗放式、外延型向集約化、內涵型轉變:在以現代文化為引領、科技教育為支撐的戰略指引下,新疆大力推進企業技術中心和產學研示范基地的建設,2011年全區新產品產值率達到4%。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大幅增長,全區專利申請量3569件,同比增長27.5%,使新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科技興新政策成效明顯。與此同時,生態立區、環保優先理念的確立,堅決對高能耗、重污染項目說“不”,堅持走資源開發可持續、生態環境可持續的道路,在確保新疆山川秀美、綠洲常在的同時,更是對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有力推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