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一个可以压塌诸多行业的名词,已再不能被任何行业所忽视。
新中国成立后的60余年里,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着,国内生产总值不知翻了多少番,物质充裕,收入倍增。但这是伴随着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以高投入,严重的资源浪费得来的,翻开我国工业的发展史,已欠下一页页的环保账,而如果我们再不加以重视,留给我们子孙后代的只会是污浊的河水、光秃秃的山丘以及黑沉沉的天空。我们总是抱怨生活的环境不够美好,污染严重,但又有多少人为脚下的这片土地尽过绵薄之力。
不过好在人们的环保意识在不断的增强,政府对环境保护的力度在不断的增加,至少水泥行业在这一块付出了努力。
氮氧化合物新标准或年底出炉
近日,有消息指出,环保部正在加紧研究制定水泥行业氮氧化合物排放新标准,引起了行业里面的不小震荡。纵观各大媒体的报道,大多是站在水泥厂的角度出发,多为水泥工业的命运担忧,新的标准将对水泥工业造成致命冲击。其实在今年上半年早些时候,环保部副部长张力军在海螺水泥视察的时候,就已经表示环保部正在研究新的氮氧化合物排放标准,而且新的标准将会很严格。
媒体的担忧不无可能,有水泥行业资深专家曾表示,氮氧化合物新标准的实施,将会吃掉水泥行业50%的利润。此言不虚,笔者与多个水泥企业就降氮脱销问题进行过交流,现目前,我国绝大多数水泥厂的氮氧化合物排放量根本无法达到此前传言的新标准300-400mg/立方米的排放规定,需要增加降低氮氧化合物的设备,这需要水泥厂一次性投入1300-1400万元,包括设备1000万左右,其它费用300-400万元。并且设备正常使用以后,在水泥生产过程中,还将增加水泥生产成本每吨十几块钱。
而观察今年的水泥市场,水泥利润平均能一直达到30元/吨以上的地区,屈指可数,也就东北三省和新疆地区,不少地区水泥价格接近成本线,甚至跌破成本线,水泥企业利润骤降,这个从上市水泥企业的季度报告可以看出,如今再加个降氮脱销成本,真的是要吃“老本”了。而新的标准迟迟没有出台,也正表明新标准对水泥行业的杀伤力巨大。
然而,尽管如此,水泥行业降氮脱销已势在必行。一则,水泥行业绿色转型是大势所趋;二则,水泥行业混乱的局面需要大浪淘沙的整合一翻,环保将是很有力的推手;最后,也是为我们的明天,为子孙后代有一个好的生活环境,行业应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