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立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環境質量標準,水泥工業環境質量標準的建立或修訂,都是以本行業及國家與之相關行業的技術發展為基礎的。標準的發布實施,一方面能促進本行業技術裝備進步,更重要的是保護人們身體和環境生態平衡。
我國水泥工業的快速發展舉世矚目,但水泥工業NOx排放的控制技術和立法,與整體水泥工業發展相比是不相稱的。目前現有生產線(含水泥窯焚燒危險廢物生產線)和新建生產線(含水泥窯焚燒危險廢物生產線)或新建的NOx排放限值為800mg/m3,2.4kg/t-cl;水泥窯中當然也包括立窯,執行的也是這一排放限值??傊?00mg/m3,2.4kg/t-cl這個單一指標已成為水泥NOx排放的唯一限值。
水泥工業清潔生產標準按規模分為:二、三級≥200t/d規模的生產線,自然不包括小型干法窯生產線,特種水泥生產線和立窯生產線。NOx排放限值是指末端處理前的狀況,一級≤2.0kg/t,二、三級≤2.4kg/t,如果以GB4915-2004標準規定單位熟料煙氣量為3.0Nm3/kg-cl。則二、三級指標與GB4915-2004標準NOx限值相同,對一級指標≤2.0kg/t的規定,則比GB4915-2004標準嚴格一些,達到667mg/m3。
針對GB4915-2004和HJ467-2009兩個標準NOx的限值,一些機構及業內人士提出對其進行修訂。原因之一,NOx排放污染環境,對人類身心健康有害。原因之二,與國外發達國家相比,具有較大差距,為縮小差距,修訂成為必然。原因之三,引進國外的末端治理技術裝備,消化轉化為自主創新技術,減排NOx數量。原因之四,完成與主管部門簽訂的指標任務。對NOx限值修訂為多少,更是眾說紛紜。環保部一位負責人考察一大型水泥企業NOx排放控制技術后,聲稱要制訂史上最嚴的NOx排放標準,這個部門的另一位負責人則表示,NOx限值為300mg/m3~400mg/m3,或不高于國外最嚴的限值,為500mg/m3。一大型企業的主管提出500mg/m3~600mg/m3的指標。資深專家也建言,NOx限值制修訂要借鑒參考歐盟、美國、日本、德國等發達國家的指標進行修訂。
客觀定位的幾個問題
世界上各個國家間經濟發展水平千差萬別。我國是發展中國家,其特點是發展最快、國家最大。但是“發展中國家”的屬性是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相對較低,尚處于從傳統農業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變過程中的國家。相對于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在國際上要承擔相對多的責任。其通過承諾更多的國際義務,或不尋求某些特殊的待遇而確立自己發達國家的地位。
對NOx排放限值的指標,我們可以承諾為全人類的地球環境質量多做貢獻,但也應適當規避一味追求超越能力所能達到的做法。正確定位我國是發展中國家的客觀事實,是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和歸宿。
我國是水泥大國,2011年水泥產量已超過世界水泥產量的50%,連續27年居世界第一。經過多年的結構調整,80%以上的水泥為新型干法水泥,新型干法技術和裝備成為水泥生產能力的主導。世界上先進的技術和裝備在水泥行業內得到廣泛應用。與NOx排放控制技術相關裝備得到規范應用,用于前端治理技術的燃燒器,如皮拉德、多福樂和引進技術轉化的奧通等。分解爐裝備如日本的RSP、NSF、KSV、MFC、DD爐等,丹麥的FLS爐,德國的Prepol或Pyroclon管道型分解爐等,以及這些經過改造性能提高的各類低NOx產生量的分解爐。長徑比1:10~1:12各種規模的短窯等。經過30年的拼搏,我國自主創新技術的各類水泥熱工設備和技術,目前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國際的先進水平。因此可以針對現有的技術和裝備作為考慮制、修訂NOx排放限值的基礎。但也要重視與發達國家水泥窯焚燒廢物的不足。一方面,我國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廢物處于起步階段,僅極少數生產線配置了垃圾焚燒裝置;另一方面,在焚燒垃圾獲得熱量方面,即燃料替代率方面不足20%,這兩方面的差距,恰是歐盟和德國NOx排放低限值的基礎。在我國先進技術裝備的廣泛使用與焚燒廢物的普及率、替代率低之間找到結合點,應是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的亮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