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蘇、企業盈利恢復已成為當前市場共識,但產能過剩依然是揮之不去的陰影。消息人士透露,相關部門已開始對多個行業進行密集調研,年內預計會出臺相關更強力的控制產能過剩的政策措施,包括提高準入門檻、推進落后產能的淘汰、推動企業兼并重組等。
2012年,我國共下達19個工業行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任務。但當前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推進的情況并不樂觀,我國高耗能行業投資還在不斷加快,產能過剩的壓力持續加大,這直接影響到當前經濟復蘇的持續性。
產能過剩成“痼疾”
2008年的四萬億投資計劃推出之后,產能過剩就成為一個熱點問題。隨著需求下滑,產能過剩帶來的利潤下滑在2012年給中國企業帶來了“切膚之痛”。在經歷階段性的去庫存之后,整體經濟在去年四季度開始企穩回升,今年進一步復蘇的態勢總體確立。世界銀行公布的最新報告稱,中國經濟今年增速預計為8.4%。
然而,龐大的產能可能會阻礙經濟復蘇的進程依然是揮之不去的一個懸念。隨著需求的好轉和產品價格的上漲,產能利用率將隨之上升,鑒于很多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只要廠家開足馬力生產,產品價格將很快下降,從而進入新一輪的調整周期。
2012年的數據顯示,多個行業產能過剩問題仍比較突出:鋼鐵過剩21%,汽車12%,水泥28%,電解鋁35%,不銹鋼60%,農藥60%,光伏95%,玻璃93%。即便如此,高耗能行業的投資還在加快。2012年1-10月,高耗能投資同比增長21.7%,延續了2011年年初以來的加速增長態勢。
產能過剩導致行業開工率長期維持低位,部分行業的產能卻還將繼續加碼。以PVC為例,中國氯堿網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12月底中國PVC現有產能達到2340.5萬噸(其中包括糊樹脂77萬噸)。2013年,PVC行業產能繼續擴張,國內計劃新增PVC能力為342萬噸,其中,內蒙古、陜西、青海、新疆四地的新增產能總和達到154.5萬噸。
有的行業一邊淘汰落后產能,一邊繼續擴產并形成更不利的過剩局面。如電石行業2012年新增產能約400萬噸,遠超過全年淘汰的127萬噸產能,裝置利用率約76%。有的行業盡管出臺了準入條件,結果卻反而進一步陷入產能過剩僵局,如鉛蓄電池行業,大企業在小企業將淘汰出局之后瘋狂擴產,結果導致全行業虧損局面的出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