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的霧霾天,又給經濟結構轉型升級敲響了警鐘。記者近日從江蘇省發改委了解到,化解產能過剩矛盾,將成為該省下一步結構調整的工作重點。
“當前,江蘇制造業總量居全國第一,實體經濟較為完善,企業創新能力逐步增強,產業轉型升級步伐加快,但一些事關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布局問題,以及一些已經顯現的或潛在的產能過剩風險,需要及時研判,科學調整,合理化解。”江蘇省發改委有關人士說。
據介紹,對照國家分析的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制造、風電設備6個主要產能過剩行業,江蘇省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產能存在過剩風險。2011年,全省生產鋼材9994萬噸,列全國第二,占全國比重為11.3%;生產水泥14899.7萬噸,列全國第二,占全國7.2%;生產平板玻璃7157.6萬重量箱,列全國第四,占全國9.7%。
船舶行業產能則面臨國際需求大幅下滑后的嚴峻考驗。2011年,江蘇省船舶行業造船完工量為639艘2793萬載重噸,其中出口船舶占總量的83.8%,占全國產量的36.4%,占世界市場份額的16.4%。去年1-10月,江蘇省造船完工量為324艘1548.8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2.3%;手持訂單量為904艘4478.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9.4%;新承訂單量為138艘352.1萬載重噸,同比下降65.3%。國際金融危機以來,受國外市場大幅萎縮影響,行業發展艱難,并影響上游鋼鐵、機電等發展。
此外,風電設備產能釋放受國內政策影響較大。江蘇省現有約10多家風電整機生產企業,風力發電機、變壓器等關鍵部件國內占有率50%左右,風電齒輪箱占到80%,1.5MW甚至3MW風機出現同質化競爭。受風電企業不能并網發電(東北、華北和西北地區)、海上風電示范應用不順利等影響,風電設備企業對市場預期過高,而國內風電設備市場受國家風電開發應用政策的影響非常大。
記者了解到,結合產業基礎,江蘇省將重點選擇鋼鐵、石化、重型裝備、汽車、船舶及海工、電子信息、水泥建材等產業作為布局優化調整重點。例如,支持在市場銷售的中心區域布局消費品工業;支持在科技、人才、資金密集的區域布局高端制造業;對與所在城市發展功能定位有沖突的“兩高一資”產業,實施有序搬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