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經過多年的耐心等待之后,華新水泥終于如愿獲得了華祥水泥的控股權。多位業內人士分析,由于2012年四季度水泥行業的回暖程度低于市場預期,如今又進入行業淡季,中小水泥企業目前壓力相當大,這為行業整合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記者統計發現,2012年四季度以來水泥行業已發生7起并購行為。而日前由工信部、發改委、國資委等部委推進的九大并購重組行業也包括水泥行業。華新水泥相關人士表示,未來公司還會有一些并購行動。
華新水泥多年心愿終得償
華新水泥昨日公告,以5.2億元的價格收購湖北華祥水泥有限公司和湖北華祥水泥鄂州有限公司各70%的股權。資料顯示,華祥水泥現擁有兩條新型干法熟料水泥生產線,一線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和二線50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均已投產。
此次收購對華新水泥意義重大,除了新增300萬噸的產能之外(公司在湖北地區產能達到3800萬噸),此次收購將使華新水泥在整個鄂東地區將不再有大的競爭對手,對該地區的市場占有率和價格話語權將大幅提升。
據介紹,華祥水泥的廠址大冶與華新水泥的老家黃石僅相距不到20公里,兩家公司的名稱和商標均極為類似,這種“家門口”的競爭一度給華新水泥在當地的營銷帶來困擾。記者了解到,華新水泥為收編這個“老鄉”已打了多年的主意,但一直沒有好的機會。
2012年的行業寒潮終于促成了這次整合。華新水泥一位知情人士向記者介紹:“雙方此前接觸過很多次,不是實在撐不住了,對方肯定不會賣。”從公開資料看,2012年1-11月華祥水泥虧損高達1.49億元,其股東壓力確實不小。
水泥行業并購一年達23起
“華祥這種企業還是好的,去年一年,一些熬不住的小型水泥企業都已經倒了,稍微大一點的有收購價值的也都在忙著找出路。”某大型水泥企業相關人士向記者表示。
據該人士介紹,2011年水泥行業整體低迷,但當年第四季度的反彈基本消化了企業前三個季度的損失,2012年的情況則不一樣,當年10月份以后雖然價格也有所緩升,但由于市場需求面的變化并不大,價格的回升一定程度上是由于部分企業在撐不住的情況下強行力挺,但這個力度并不強,也沒能改變整個疲軟的市場大環境。
所有參與者都知道“剩者為王”的道理。在產能嚴重過剩的大背景下,能撐的公司當然還想繼續撐下去。一旦撐不下去,出路則只有兩個:倒下,或者賣掉。不少行業巨頭早就虎視眈眈,等著這個機會。記者根據公開信息不完全統計發現,從2012年年初中國建材的母公司收購川煤水泥及攀煤水泥開始,到最近華新水泥對華祥水泥的收編,一年多來水泥行業內的收購整合類案例高達23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