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文明”成為首都發展的5個階段性特征之一,北京市委書記郭金龍指出,首都在生態文明建設方面,進入了高度重視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階段。
作為環境污染大戶的“水泥企業”一直是北京重要的監管對象。據介紹,到2015年前,北京的水泥廠需要將氮氧化物減少60%,而相比之下,北京市總體的氮氧化物下降要求是10%。
郭金龍曾指出,北京資源約束越來越緊,環境壓力越來越大,防止污染、加強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的任務十分繁重,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進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已成為十分緊迫的問題。
百姓說
今年冬天,我感覺治理北京空氣迫在眉睫。
所幸現在看到北京市政府也已經把治理空氣污染擺上議事日程,我希望奧運期間的藍天白云,能夠天天回到我們頭頂。
宣寧(公司職員)
2005年時,北京地區有30家水泥廠,五年后,僅剩8家。
頂著“高污染行業”的帽子,在北京越來越高的環保要求下,它們頭上始終懸著利劍:環保措施做不好,將面臨淘汰的命運;在重污染日時,需要隨時減產;而最殘酷的,是它們還要與北京周邊地區環保要求不那么高的水泥企業,爭奪現有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