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中國水泥協會初步核實,2012年水泥行業新增生產線達125條,新增熟料產能1.6億噸,進一步加劇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在供大于求的重壓下,2012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較上年下降近50%。中國水泥協會初步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水泥行業利潤總額為560億元左右,較2011年下降了近50%。
這一數據乍聽有些出人意料。筆者記得,中國水泥協會榮譽會長雷前治在去年初解讀中經水泥產業景氣指數報告時曾表示,2011年水泥行業總利潤突破1000億元大關,主要得益于行業在注重企業技術結構調整的同時,較早地開始了行業內的戰略重組,使得生產集中度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那么2012年的利潤總額減半對于水泥行業來說意味著什么?主要原因又是什么?
據中國水泥協會秘書長孔祥忠介紹,相對于2011年水泥行業的效益猛增,2012年市場需求平淡,行業整體運行呈現平穩態勢,沒有出現太大起伏。早在2012年初,行業專家就曾預測,全年利潤維持2011年的高增長水平不太現實。最終行業利潤近乎減半的結果,甚至好于預期的利潤下降60%。相比同樣面臨產能全局性過剩的鋼鐵、煤炭等產業,水泥行業利潤下降幅度并不算嚴重。
仔細分析,利潤減半的根源還是產能過剩。2011年水泥行業取得高利潤除了靠行業自身努力外,還受益于當年投資熱潮的強勁拉動。面對高收益,盲目投資現象隨即出現,引發行業內較多低水平的重復建設,擾亂了市場秩序,打破供需關系平衡。
當前,水泥產能過剩壓力并未有明顯緩解。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2年12月份全國規模以上水泥企業水泥產量18180萬噸,同比增長5.4%;2012年全年規模以上水泥企業水泥產量達21.84億噸,同比增長7.4%。此外,經中國水泥協會初步核實,2012年水泥行業新增生產線達125條,新增熟料產能1.6億噸,進一步加劇了水泥行業產能過剩。
因此,在市場需求維持相對穩定的前提下,頂著產能過剩的巨大壓力,面對2012年年末新投線產能的集中釋放,水泥行業利潤總額減半是正常合理的。同時,水泥行業依然實現全年560億元左右的利潤額,也體現了業內大企業集團在行業協同方面發揮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