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最新出爐的2012年統計公報顯示,2012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519322億元,增速雖比2011年有所回落,但仍明顯快于世界主要國家或地區,并且終結了七個季度增速連續回落的格局。
種種跡象表明,目前中國經濟回升的腳步雖然緩慢,但一些領域正逐漸顯露出積極向好的態勢,在世界經濟復蘇前景依然黯淡的背景下,中國經濟所呈現出的一些新變化、新亮點,備受外界關注。
經濟增速走出下行區間
春節過后,山東一家勞務中介開出了招工條件:凡初五至初七介紹一名員工進廠的,報銷路費200元,獎勵300元現金。
這樣的招工并非個案。七天長假剛過,不少公司即以優厚的用工待遇打響了2013年招工爭奪戰的第一槍。對于這一現象,業內分析認為,與往年相比,今年節后用工市場的勞動力爭奪十分激烈,這傳遞出企業訂單好轉、信心增強的信號。
就業市場上的微觀感受與當前中國經濟的宏觀大勢正相契合。新近出爐的進口、信貸以及PMI等前瞻性經濟數據表明:在經歷了兩年的增速下滑后,中國經濟正在走出下行區間,回升態勢已經確立。
海關數據顯示,1月份我國進出口同比增速均超過25%,其中,剔除春節因素后,進口增速達到了8.1%。進口的強勁增長被經濟學家解讀為企業新一輪補庫存的開始。“這反映出國內投資需求和建設活動的復蘇,顯示出企業對未來施工旺季的積極預期。”瑞銀證券經濟學家汪濤表示。
作為經濟又一先行指標的貸款和貨幣增速也于近期有明顯改觀:1月份全國新增貸款突破萬億元大關,同期狹義貨幣供應量(M1)同比增幅也大幅反彈至15%以上。前者創出3年來新高,后者創出25個月新高,表明企業經營活躍度明顯轉好。
作為經濟活力的風向標,我國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已連續四個月保持在50%的榮枯分界線以上。其中,1月份新訂單指數上升0.4個百分點達51.6%,站至半年來最高點,中國經濟已實現平穩開局。
“2012年是世界金融危機進入到第五個年頭,在復雜的經濟形勢下,我國實現了國民經濟運行緩中企穩、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的總格局,扭轉了經濟增速連續七個季度下行的局面,實屬不易。目前中國經濟正在終結連續兩年增速下行的格局,并正在開啟新的增長周期。”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