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四萬億推動經濟復蘇
2009年1月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先行指標——制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連續上升,3月份突破50%的經濟擴張臨界點,而從3月份開始,PMI連續4個月保持在50%以上。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表示,PMI超過50%,顯示我國經濟出現企穩回升跡象。
銀河證券宏觀高級分析師張新法表示,除了先行指標的可喜變化,年初以來發電量降幅也持續收窄,此外,投資出現超預期高增長,消費保持平穩增長趨勢,進出口降幅收窄,環比出現積極因素,這些跡象表明中國經濟已經進入上升通道中。
事實上,1-5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53520億元,同比增長32.9%,為2004年5月以來最快增速,與今年1-4月相比加快2.4個百分點,與去年同期比加快7.3個百分點。1-5月累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770億元,同比增長15.0%。扣除物價因素,實際消費仍保持17%左右的較快增長,自今年2月以來穩步上行。
國家擴大內需的四萬億投資計劃,被認為是我國經濟企穩回升的巨大推動力。為了應對金融危機,2008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我國宏觀調控政策定調為適度寬松貨幣政策和積極財政政策,此后,國家采取一系列措施予以落實。包括四萬億投資,以及結構性減稅政策等,今年以來創天量的信貸投放更是為企業輸送了“血液”。
財政部部長謝旭人指出,中央今年要扎實地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包括增值稅轉型和成品油稅費改革,取消和停征100項行政事業型的收費,對住房轉讓環節的經營稅暫行一年減免政策,進一步提高紡織服裝等產品的出售退稅率等。
在信貸投放方面,今年前5個月我國新增信貸5.84 萬億元,同比多增3.72萬億元。專家表示,高速增長的信貸投放,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資金壓力,為企業渡過危機和經濟回穩提供了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