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市場受水泥、地產和金融板塊拖累大幅殺跌。在恐慌情緒釋放過程中,有業內人士表示調整將帶來投資機會,一輪回調或帶來兩線升級。一方面,地產股的調整將使行業估值走低,從中長期來看,其中的龍頭企業值得關注;另一方面,業內人士預計第一輪調整可能在3月份結束,回調后下一輪反彈的行業傳導范圍會更廣泛,市場可投資性更強。
地產股恐慌殺跌
“國五條”及細則的出臺對地產股短期的負面影響顯而易見,基金經理也早有預期,然而昨日地產股大幅殺跌,反應時間之快、跌幅之深卻超出了一些基金經理的預料。多位業內人士表示,昨日壓倒地產股的稻草并不僅僅是地產調控新政,最主要的還是對于政策不確定性的恐慌。中長期來看,地產龍頭企業仍存在投資價值。
有業內人士認為,如果未來一線城市嚴格按照“國五條”細則執行,地產股下跌10%也不過分,預計下跌20%市場才會重拾信心。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師楊德龍表示,地產調控政策加碼,將打壓房地產成交量,對相關產業鏈板塊形成利空影響,并拖累大盤表現。
不過,也有基金經理較為樂觀,認為盡管調整之快、幅度之深超出預期,但是地產股和大盤目前已經基本調整到位,抄底時機已經來臨,目前行業配置上更偏向于金融、地產等周期股,此前看好的消費股則可以暫時擱置。
泰達宏利投資部總經理梁輝認為,短期內,政策打壓對地產公司是不利的。但是從長期來講,這個行業的結構在迅速集中,也會醞釀一些機會。比如從3年的角度來看,挑選其中市場份額能夠不斷上升的龍頭企業,就是非常好的選擇,房地產中的龍頭公司還會有中等回報。
不過,地產股的下跌,無疑會重創相關高配地產行業的基金。根據去年四季報數據,假設重倉地產股的基金未改變配置,那么持有地產股市值占基金凈值比超過10%的主動股票方向基金達131只,占比超過20%的基金有14只,有的基金對地產股的配置甚至超過60%。從3月4日公布的基金凈值數據可見上述基金傷痕累累,有基金昨日凈值跌幅達9%。
調整或在3月結束
據中國證券報記者了解,業內人士認為本輪市場調整有望在3月結束,回調后的下一輪反彈將有別于第一輪,行業傳導范圍會更廣泛,市場可投資性更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