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建軍
“節能降耗”是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要實現的一個重要目標和落實“轉變經濟發展模式”的具體舉措。化工企業作為能源消耗大戶,怎樣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下實現節能降耗目標和發展壯大,是其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很多專家和企業都在研究關注,不少企業因為行政命令和大環境的壓力,也在積極尋找方法,但是大多數企業停留在技術改造的認識上。MIGC是一家國際的運營改善咨詢機構,設有一個專門運營改善的研究中心,該中心有關負責人于耀博表示,節能減排要有技術,但也可以向管理要效益。在現有裝置的條件下,通過改善相關參數,設計科學流程,可以突破性提升節能減排的績效。
這番話,來源于耀博近兩年實踐的結果。據介紹,其領導的大多數都是化工企業的項目,直接在化工企業實施的項目占到他經手的項目總量75%左右,而其中約有30%直接和企業的節能降耗聯系在一起。談到節能減排,于耀博感慨良多:“企業的生存之本,樹立一種點點滴滴降成本,分分秒秒增效益的節能意識,以最好的管理,來實現節能效益的最大化。而精益六西格瑪作為一種有效的管理手段,在企業節能降耗實踐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于耀博倡議,建立運營改善研究院,自己擔綱帶領團隊專業從事“節能減排”課題的研究和項目服務。近日,他和我們講述了一個化工企業的實際案例,這個項目叫:以精益六西格瑪方式降低循環流化床鍋爐飛灰殘炭量。
【案例背景】
某化工有限公司是一家主營燒堿、聚氯乙烯樹脂、液氯、塑料制品、水泥等產品,擁有發電裝機容量90MW的“中國化工企業500強”企業。
從2009年9月份開始,熱電車間循環流化床鍋爐飛灰殘炭量數值偏高且很不穩定,與2009年上半年最高水平相比飛灰殘炭量數值升高了1%。如果繼續維持這樣高水平的話,年經濟損失將高達60萬元。為了實現公司制定的節能降耗經營目標,其在MIGC公司的指導下通過KPI(關鍵績效指標)展開的形式確定了“降低循環流化床鍋爐飛灰殘炭量”作為第一期實施的一個綠帶項目,并組成7人的項目團隊,計劃用6個月的時間將飛灰殘炭量由當時的5.1%降到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