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了解,專家組認為這7條生產線在質量保障、能耗物耗等方面,嚴格執行水泥行業準入條件,達到了行業準入要求,特別是當前業內普遍關注的氮氧化物(NOx)排放濃度均控制在500mg/m3以內。
“國家嚴格控制能源、資源消耗的目標是明確的,但是我國的水泥行業存在的問題依舊亟待解決。造成水泥行業發展進入如此低迷的情形,最大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弊縿撡Y訊分析師盧寧對記者表示。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政府人士對記者表示,水泥行業集中度發展非常不均衡。根據調查表明,目前國內水泥企業的區域集中度在30%-40%,華東地區的水泥企業行業集中度最高,甚至占有整個東部的70%。海螺、中建材兩家龍頭企業的行業集中度達到近 50%。在細分市場,僅海螺水泥或是中建材一家企業,在浙江省某地區的集中度就達到50%。
“任何行業,都不應該過于集中在特定的區域內發展。”盧寧表示,由于西南地區水泥企業行業集中度較低,對于水泥業的全面發展造成了障礙。雖然,中建材、海螺水泥和臺泥正在西部地區進行并購整合,但過程將相當漫長。
雖然近年來水泥全行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不斷加大,甚至有數據顯示,2009年-2012年共淘汰落后產能近6億噸。但是在大規模的淘汰落后產能后,水泥業產能過剩仍然嚴重。
有業內人士指出,水泥行業不能只依靠國家的淘汰政策進行“被動改革”,它是一個內外都需加強的行業。
“工信部的調研標準以及國家一系列政策都表明,國家已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水泥的準入條件。然而在近幾年,水泥行業淘汰的覆蓋率雖然已經很廣,但是落實到當地的深度卻依舊不夠?!北R寧認為,國內很多水泥企業,已經隨著生產線的調試和技改,生產能力都已經超過了此前設定的產能。但是有些企業卻在政府的保護下,沒有完全將落后的工藝淘汰,遭淘汰的落后工藝卻依舊存在于某些地方的工廠里,這其中就涉及到當地政府的保護政策。
“加快水泥行業的轉型升級,國家政策的制定已經很全面了,關鍵還是最終的落實?!北R寧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