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窑水泥厂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做出了 历史性贡献:一是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广大农村市场对水泥的需求;二是营造了156万个直接就业岗位;三是为许多地区和农村的经济腾飞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 即使在今天,在规模总量上也是占据绝对优势;在经济欠发达地区仍然是地方税收和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但是,随着国内经济的连续快速发展,尤其在我国加入 WTO 后,立窑水泥生存的空间在减小。国家产业政策和结构的调整、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高标准的要求、 跨国建材巨头们加紧进军中国建材市场 、国内大企业集团的快速扩张、市场的无序竞争,这一切不得不使所有的立窑企业面对一个现实——生存与发展的问题。
解决生存与发展问题至少要做两件事:一是顺应潮流,把企业规模做大,上新型干法生产线或建水泥粉磨站,主动调整产品结构;二是对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加强管理,完善工艺,节能挖潜,增加效益,提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前者解决发展问题,后者解决生存问题。
不论新线或老厂改造,都涉及到工厂粉磨系统的技术方案选择。就我国立窑水泥厂粉磨系统技术改造方案的选择,本人谈以下几点,供参考。?
一、立窑水泥厂粉磨系统的主要问题
?磨机规格小:由于立窑单机规模小(最大年产 10 万吨),因此绝大多数立窑厂的磨机规格都是 Φ 2.2 ~ 2.4m 的小磨机。随着立窑台数的增加,出现了磨机群。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磨机规格小而多、产能低、电耗高,环境污染严重,效益低下。
?综合技术经济指标落后:由于磨机规格小,单机产量低。即使采用群窑大磨的厂,其磨机规格大都在 3m 。就立窑水泥整体而言,水泥质量还是不够稳定。除了水泥熟料质量因素外,也不乏粉磨原因而带来的水泥质量问题。随着水泥新标准的执行,水泥比表面积的提高,磨机台时产量降低,粉磨系统电耗提高,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也还是规格小的问题,粉磨系统的人均生产能力最多达到干法大厂的 30% 。 日本小野田水泥公司在大连设立的合资企业华能-小野田水泥公司, 150万吨/年水泥,员工500人。
环保不达标:由于磨机规格小而多,每台磨机从进料到出料的粉尘污染;单机的噪音污染;单机的润滑和冷却水排放污染都是不可避免的。单从粉尘治理就要上许多收尘设备。过多的收尘设备一是给企业带来较大的投资,二是给企业的管理和维护带来诸多不便。?
有资料表明,目前我国大气粉尘污染主要源自于水泥、火电和冶金三大行业,其中水泥行业的排放量跃居首位。据专家保守估计,我国水泥工业每年排放的粉尘总量超过 1200万吨,约占水泥年产量的2.5%,而德国、美国、日本等先进国家,其水泥工业粉尘排放量仅占产量的0.01%左右,两者相差200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