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水泥市場的產能過剩,只是全國水泥產能過剩的集中表現,從某種角度看,這與產業集中度偏低有很大關系。集中度偏低,行業企業很難做到有序競爭,更談不上科學發展。因此,通過推進水泥企業的聯合重組,做好水泥產能的“減法”,是管理層寄予較高期望的方法之一。
目前中國建材已經開始頻頻出手重組西南水泥市場,6年前中國建材有何密技成功收復產能過剩的華東市場?在西南水泥市場,中國建材能否再創輝煌?在全國水泥市場產能過剩背景下,聯合重組如何成為行之有效的方法?記者進行了深入采訪。
中國建材出手重組西南產能
西南地區水泥產能大戰正酣,中國建材在四川及西南地區頻頻出手,加速重組過剩產能。
5月20日,四川國大水泥有限公司股權轉讓中國建材旗下西南水泥有限公司三方簽約儀式舉行。今年年初,四川省甘孜州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康巴水泥有限公司聯合重組項目的合作簽約儀式在成都舉行。而重組康巴水泥的正是西南地區實力最強的水泥生產企業西南水泥。
就在不久前,四川省內江市政府日前透露,其與中國建材達成了“收購水泥企業、技改及資源轉讓項目”的協議。協議的內容是,由西南水泥投資12億元收購資中縣部分水泥生產企業資產及其股份,再投8億元對新型干法水泥進行技術改造和對資中石灰石資源進行整合。
幾乎在同一時間段,雅安與中國建材達成協議,實施“重組技改擴能800萬噸水泥生產線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50億元,計劃建設周期2年。
西南水泥總裁趙靜澗稱,下一步還將陸續尋找新的合作項目,“西南水泥已累計投資約35億元,重組峨邊東森、嘉華特水、四川德勝、四川金頂等企業800萬噸產能水泥項目。”
“中國建材在四川的水泥產能現在已經達到了7000萬噸,占四川水泥總產能的50%。”中國建材董事長宋志平表示,2011年年底才注冊成立的西南水泥,截至2012年年底,成員企業100家,總資產近700億元,水泥產能達到1.5億噸。
宋志平認為,在化解水泥產能過剩中,要發揮市場無形之手的作用。而這個無形之手,就是大企業之手,特別是要鼓勵大企業開展聯合重組,走優化存量、減量發展、優化產業結構的可持續發展道路,提高產能集中度和市場集中度,從而抑制重復建設,改善產能過剩。
宋志平在今年的股東大會上堅定地表示,“要讓西南水泥行業走出惡性和虧損的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