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 年10 月20 日,公司发布2011 年第三季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9 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8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2%、118%。EPS 为0.18 元。
分析与判断
业绩符合预期,净利润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水泥销量844.70 万吨,同比增长15.43%。前三季度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符合半年报中“同比增长120%~170%”的盈利预期。其中,三季度单季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8 亿元,同比增长118%。
毛利率的提升得益于水泥平均售价的大幅提升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12.6%,主要原因是水泥平均销售价格同比增速(20.78%)高于水泥平均销售成本的同比增速(14.48%)
三季度单季公司水泥销售283.98 万吨,同比上涨8%;吨售价348.6 元,环比上升2.3%;吨毛利108.8 元,环比上升2.86%;吨净利55.6 元,环比上涨3.7%。
粤东市场确定性强,供需关系持续改善
报告期内,公司所在粤东市场具有较强的确定性:由于粤东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使需求端较为稳定;落后产能淘汰和新线审批政策的严格执行使供给端不断收缩。今明两年粤东地区确定淘汰800 万吨落后产能,在新线审批放开后,有较大可能性由公司等量替代此部分产能。
同时,不同于国内其他地区企业量价联盟带来的博弈困局,粤东地区“易守难攻”,外来竞争压力小,使区内水泥竞争格局清晰,公司占有绝对的主导权。另外,公司限电压力也较小,除了余热发电系统覆盖所需电量的三分之一外,区内电站较多,电力供应充足。
四季度是水泥行业传统的旺季,同时公司完成了对惠州生产线的维修工作后,产销量必将进一步提升。近期公司公告将建设连城县商混搅拌站,向水泥下游产品延伸的意图明显,中长期将有利于公司发展。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预计公司2011-2013 年EPS 分别为0.72 元、0.86 元、1.05 元,给予谨慎推荐评级,目标价由17.6 元下调至12.9 元,对应2012 年EPS、15 倍PE。
风险提示
业绩低于预测的风险、大盘系统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