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人網】記者近日從甘肅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了解到,甘肅省工信委于今年第三季度組織省、市節能監察中心,對全省年耗能5000噸標煤以上的294戶涉及國家27項強制性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進行了標準執行情況的專項監察。監察結果顯示:有39戶企業的單位產品能耗超過國家能耗限額標準,其中有15戶是建材企業,占到近40%。
本次監察能耗超限的建材企業全部為水泥產品生產廠家,進入名單的不僅有臨洮金峽水泥公司、阿克塞浙蘭水泥公司、永靖縣金河順發建材有限責任公司等小立窯企業,還有甘肅三易水泥有限責任公司、天水中材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等新型干法水泥企業。
據介紹,為檢查落實整改情況,甘肅省工信委近日下發了《關于對超單位產品能耗限額標準的企業進行復查的通知》,要求39戶超限額企業寫出整改報告,填寫能耗限額整改情況表,并于年前組織省、市節能中心對超標的企業進行復查,對整改不力或能耗指標仍不達標的企業,從次月起將執行懲罰性電價政策。
企業情況? 不達標企業積極整改爭取過關
記者在對被列入能耗超標限期整改名單的部分建材企業進行電話采訪時了解到,一部分立窯企業因能耗高,成本居高不下,導致市場競爭力下降,生產經營難以為繼,已經停產數月,還有一部分仍然維持運轉的立窯企業,接到甘肅省工信委限期整改的通知后,也已停產整改,但是由于受工藝技術條件所限,能不能通過能耗限額復查大多沒有把握。
一些被列入名單的新型干法水泥企業擁有的基本都是日產2500噸以下的生產線,主要不達標的項目是可比水泥或熟料的綜合電耗和能耗。這些企業目前都根據甘肅省工信委和省、市節能中心的要求,針對本企業存在的問題,采取優化工藝方案、更新和引進技術設備、加強能源使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積極進行整改,預計到本月初即可整改完畢,接受有關部門的復查。
專家觀點? 大多數企業節能減排成效顯著
記者隨后又采訪了長期關注甘肅建材工業節能減排工作的有關技術專家。
專家認為,盡管本次被列入能耗超標限期整改名單的建材企業數,相對其他行業來說較多,但大多是即將淘汰的落后機立窯企業,不代表甘肅建材工業節能減排事業的主流。事實上隨著產業結構的調整,甘肅建材行業在節能減排方面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績。甘肅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能力占水泥熟料總產能的比重已接近80%,浮法玻璃產能占平板玻璃總產能的比重超過70%,新型墻體材料產量比重已超過50%,主要行業的技術裝備水平得到明顯提高。水泥工業已經從小、弱、散、落后的產業形態發展成以新型干法水泥為主且單條生產線能力大幅度提高的產業形態,新型干法水泥得以迅速發展。
目前,甘肅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能力達到2100萬噸,節能減排、發展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成效顯著。全行業節能、利廢、環保意識普遍增強,建材工業增加值單位能耗繼續下降,粉塵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排放減少。水泥和墻體材料企業年消納工業固體廢棄物近1000萬噸,為發展循環經濟和資源綜合利用做出了重要貢獻。
一些節能減排先進企業也涌現出來,永登祁連山有限公司和紅古祁連山有限公司作為全省節能減排優秀企業受到省政府的表彰;蘭州藍天浮法玻璃公司采用富氧燃燒、實施窯爐余熱發電;蘭州宏建建材集團利用榆中鋼廠的高爐礦渣廢棄物開發出S90超細微料作為混凝土的添加劑,提高了混凝土的質量,又降低了生產成本;金昌水泥集團、平涼新世紀建材公司大力實施綜合利用,在推進循環經濟、拉長產業鏈過程方面成效顯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