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今年國內部分高耗能行業生產恢復過快的現狀,各地要警惕非高技術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說。最新數據顯示,上半年,水泥、鋼鐵、平板玻璃、電解鋁等四大行業產能過剩和淘汰落后產能形勢嚴峻。
記者獲悉,多個部委近階段將完善“組合政策”,加強銀行審貸管理、實施差別電價、能源消耗總量限制、問責制、新老產能掛鉤等對企業投資和生產的約束作用,抑制產能過剩行業盲目擴張。
工信部、中國企業聯合會的調研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共有浮法玻璃生產線約270條,其中停產冷修的約30條,產能利用率約79.9%,連續三年持續降低。金融危機以來的房地產和汽車救市政策,使玻璃市場大幅擴容,投資猛增。2009年至2012年底,全國共新建浮法玻璃生產線近100條,目前在建、擬建生產線仍有30至40條。
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數據顯示,2012年全國電解鋁產能為2700萬噸,產量為2000萬噸,產能利用率為74.07%;市場銷量1902萬噸,產銷率95.1%;電解鋁企業虧損面達到93%。2003年以來電解鋁產能年增幅在25%左右,原鋁消費年復合增長為17.5%。根據在建產能測算,2015年全國電解鋁產能可能超過3300萬噸,新疆等西部地區還有大批擬建產能。
工信部數據還顯示,2012年有216條在建水泥生產線,預計到2013年建成投產,屆時新型干法水泥將達到31.33億噸。假設2013年需求量增長到24億噸,富余程度也將達到30.54%。
工信部產業政策司副司長苗長興表示,“有關行業產能過剩擴張的一個重要原因是,這些行業對地方GDP、稅收和就業的貢獻度很高,各地均將其列入支柱產業。被調研企業都著重提出,地方政府在推進本地企業產能擴張、阻礙本地企業退出或被兼并中起到關鍵作用。這使得中央歷次化解產能過剩的政策無法落地,相反還加速了地方產能的擴張。”
記者從有關方面了解到,國家有關部門將實施嚴格的金融政策對產能過剩進行抑制。下階段,央行和銀監會將把金融支持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支持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作為加強銀行審貸管理的重要參照依據。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將對轄區內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項目信貸和融資情況進行一次全面、深入的摸底排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