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產能過剩已經到了非遏制不可的地步。“有些地方和企業從自身利益出發,盲目新增產能。如果允許這種情況繼續發展,將給行業帶來災難。為此,必須采取有效措施。” 中國建筑[1.21% 資金 研報]材料聯合會副會長陳國慶昨日表示。
水泥產能失控
昨日,中國建材[-0.13%]聯合會會同中國水泥協會等在北京啟動“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加快第二代新型干法水泥技術裝備研發”萬里行活動。此次活動陣容龐大:除了數十家地方行業協會外,海螺集團、華新水泥[4.75% 資金 研報]等行業巨頭共同協辦了此次活動,其目的是動員全行業化解水泥產能過剩矛盾。
數年前,水泥產能過剩即已顯現,時至今日,水泥產能過剩日漸嚴重。盡管國務院有關部門三令五申,要求嚴控水泥新增產能,但水泥產能依然“頑強”增長。 數據顯示,今年1~6月,全國累計水泥產量10.96億噸,同比增長9.67%;熟料產量6.47億噸,同比增長4.15%。
與產能不斷增長相對應的是,水泥企業盈利水平一年不如一年。2012年,水泥制造業全年利潤總額同比下降32.8%,虧損企業比重上升到24%。而中國水泥網研究顯示,上半年,水泥行業由于競爭激烈遭遇近年來的最低價格水平,企業經營壓力繼續增大。
“目前,水泥行業在建擬建新建生產線,基本上都屬于以追求規模為目的的同類技術、同質化重復建設。”據陳國慶透露,截至2013年6月,水泥在建新型干法生產線和粉磨系統項目432個,其中水泥熟料在建生產能力3.5億噸,在建生產線290條;水泥在建生產能力5.6億噸。
這意味著水泥行業產能過剩壓力有增無減。“當前,水泥產能過剩已經導致企業停窯限產,再建新增產能將造成更大的浪費。”陳國慶說,如果不及時遏制水泥新增產能,可能會引發行業新的危機和系統性風險,并增加宏觀層面的金融風險和經濟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