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繼續(xù)推進淘汰落后產能工作,8月22日,工業(yè)和信息化部產業(yè)政策司在南京召開了江蘇、山東、浙江、安徽等16省(區(qū)、市)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經驗交流會。工業(yè)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出席會議并講話,產業(yè)政策司副司長辛仁周主持會議。
朱宏任在會上指出,國發(fā)[2010]7號文件印發(fā)以來,各地區(qū)、各部門認真按照國務院部署,積極探索、大膽創(chuàng)新,淘汰落后產能工作形成了一些有效的做法,積累了一些有益經驗,在組織協(xié)調、任務下達、獎勵激勵、考核督辦等工作制度和手段方面取得了突破。2010年~2012年,累計淘汰煉鐵8300萬噸、煉鋼4800萬噸、水泥5.7億噸(其中熟料2.5億噸)、平板玻璃9600萬重量箱,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產能過剩矛盾,優(yōu)化了產業(yè)結構,促進了節(jié)能減排,為各地經濟發(fā)展騰出了土地、能源、資源、市場空間和環(huán)境容量。
朱宏任強調,淘汰落后產能工作是推進結構調整的重要內容,在新形勢下要適應三個方面的新要求,一是適應化解過剩產能的新要求,二是適應大氣污染防治的新要求,三是適應政府職能轉變的新要求。下一步,要根據(jù)工信部部長苗圩講話精神,按照國務院化解產能過剩和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部署,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工作:一是采取綜合措施,確保完成2013年目標任務,為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任務奠定基礎;二是開展摸底調查,做好2014年~2015年計劃制訂前期工作;三是研究建立產能等量或減量置換機制,完善財政獎勵政策,在全面完成“十二五”任務的基礎上,力爭再多淘汰一批落后產能;四是更好地發(fā)揮法律和經濟手段作用,深入研究“十三五”淘汰落后產能相關問題;五是加大工作力度,做好掛牌督辦的落后產能拆除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