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業內一直傳言的上網電價9月底下調終于在近日得到證實,贛能股份和國投電力相繼宣布早已在9月30日就接到發改委通知,并于國慶長假結束后宣布了具體的電價下調標準。據了解,貴州、天津、安徽、福建、江蘇等多省上網電價都有所下調,幅度在每千瓦時0.9分至每千瓦時2.5分。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此次下調上網電價并非由于煤價深跌而進行煤電聯動的適時調整,而是由于籌集資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及電廠脫硫除塵補貼,如此一來,在煤電聯動調整時間來到之時,燃煤發電上網電價恐將再次面臨下調。
《2013-2017年中國電力環保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由于今年以來煤炭價格持續下跌,關于上網電價將下調的傳聞不絕于耳。據了解,當前的煤炭價格和2010~2011年時的高峰期相比,已下跌約三成。
煤價下跌致煤企業績集體滑坡,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統計,今年上半年42家煤炭上市公司近八成凈利潤同比大幅下降。而電企則賺的盆滿缽滿,三成電企凈利增幅超2倍。因此,雖然煤電聯動調整周期未到,但業內關于電價下調的呼聲一直不斷。
2012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電煤市場化改革的指導意見》規定,“繼續實施并不斷完善煤電價格聯動機制,當電煤價格波動幅度超過5%時,以年度為周期,相應調整上網電價,同時將電力企業消納煤價波動的比例由30%調整為10%。”
目前,時間離《意見》下發時為起點的一年調價周期還有兩個多月,因此在兩大電企的通知公布之前,業內對于9月底上網電價下調的傳言存在很大爭論。
國投電力10月10日發布公告顯示:9月30日,發改委即印發《關于調整發電企業上網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稱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關于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決定在銷售電價不變的情況下適當調整電價水平。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了解,發改委在今年8月底曾發布《關于調整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與環保電價有關事項的通知》,將燃煤發電企業脫硝電價補償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分錢,對經環保部門驗收合格的燃煤發電企業除塵成本予以適當支持,電價補償標準為每千瓦時0.2分錢。另外,將向除居民生活和農業生產以外的其他用電征收的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標準由每千瓦時0.8分錢提高至1.5分錢。通知稱該價格調整自2013年9月25日起執行。
從發改委的舉措來看,并不完全是因為煤炭價格下跌而下調上網電價,更有扶持新能源行業發展、減少火電發電以降低污染,提升環保水平的意圖。降價也有利于籌集資金用于可再生能源基金,因此整體看利好環保行業中的脫硝設備和新能源的光伏行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