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國經濟正處于增長階段轉換和尋求新平衡的關鍵期。對于建材行業而言,受宏觀經濟調控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影響,傳統建材產業面臨產能過剩、需求萎縮、成本上升、效益下降等諸多結構性矛盾。充分利用國際金融危機形成的倒逼機制,深化產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未來建材工業結構調整的迫切任務。
隨著《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等一系列戰略性新興產業政策的陸續出臺,為建材企業搶占新的戰略制高點、實現產業升級提供了重要機遇。盡管建材行業沒有作為獨立的產業技術列入國家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但戰略性新興產業,例如節能環保、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的發展離不開建材領域中相關新材料產業的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發展也將為建材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創造巨大的市場空間。同時,建材行業一些具有顛覆性的技術革命也需要一些新材料的發展作為帶動和支撐。
建材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定義、分類與主要領域
建材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應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建材行業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并且具有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為特征的產業。
然而,建材行業又是傳統的基礎原材料行業,因此建材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應該有根據其自身發展現狀和行業特點的獨特內涵。我們認為,建材行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應該包括建材新材料產業以及對產業結構有重大影響的新工藝、新裝備及新技術所形成的產業。
建材新材料產業是指新出現的或正在發展中的,具有建材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或采用新技術(工藝、裝備),使傳統材料性能有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目前已列入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中新材料產業的材料包括新型功能材料、先進結構材料和復合材料。新型功能材料包括稀土永磁、發光、催化、儲氫等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高純稀有金屬及靶材、原子能級鋯材、高端鎢鉬材料及制品等;高純硅材料、新型半導體材料、高性能膜材料等;特種橡膠及專用助劑。先進結構材料包括高強輕型合金、高品質特殊鋼、高溫合金材料以及特種環氧樹脂等。高性能復合材料以樹脂基復合材料和碳碳復合材料為重點,推進高性能復合材料低成本化、高端品種產業化和應用技術裝備自主化。加快發展高性能纖維并提高規模化制備水平,積極開展高強、高模等系列碳纖維。這些新材料應該歸于上述定義中的“具有建材傳統材料所不具備的優異性能和特殊功能的材料”。這些新材料中有一些已經形成規模產業,而很多尚在發展中,在目前或未來一段時間內還不能形成具有一定規模的產業。而定義中“采用新技術(工藝、裝備),使傳統材料性能有明顯提高或產生新功能的材料”則在建材行業普遍已經形成非常大的市場規模并已經對國家重大工程建設、節能環保及民生改善起到了較為顯著的促進作用。如特種水泥、節能玻璃、新型高效保溫材料等。
與傳統材料相比,這些提升傳統材料性能的新材料具有技術高度密集,研究與開發投入高、產品的附加值高、生產與市場的國際性強,以及應用范圍廣、發展前景好等特點。
建材戰略性新興產業定義中“對產業結構有重大影響的新工藝、新裝備及共性關鍵技術所形成的產業”主要指資源高效利用技術,包括資源開采、產品生產、循環利用等;節能低碳生產技術,包括具有明顯節能減排效果的新型生產工藝和裝備、低碳型產品的生產制造工藝、新型燃燒技術、窯爐余壓余熱梯級利用,并形成與之匹配的能量計量與管理系統。如水泥新型干法窯的高效燒成工藝(二支點窯、高固氣比技術、預燒成技術等);硫鋁酸鹽、高貝利特水泥等低碳排放水泥的生產及應用技術;玻璃窯全氧燃燒技術;玻璃熔窯新型熔化與澄清技術;陶瓷墻地磚新型干法短流程工藝等。污染物排放控制技術,主要包括有效控制SO2、NOx和粉塵排放的環保技術、裝備和材料。這些行業重大工藝、裝備及配套材料的發展帶動了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顯著加快我國建材流程制造業“轉方式,調結構”進程,推動了全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