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將全面禁止新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擴大清潔能源替代實施范圍,并逐步提高接受外輸電比例,加大天然氣供應……”近日,上海市人大常委會第九次會議一審的《上海市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辦法(修訂草案)》,對污染源頭的防控提出了具體要求。上海市環保局局長張全表示,上海將力爭到2017年實現煤炭消費總量負增長。
控制能源消費總量
《辦法(修訂草案)》規定,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逐步削減煤炭消費總量,改進能源結構,發展集中供熱,推廣清潔能源的生產和使用;禁止新建燃用煤、重油、渣油、石油焦等高污染燃料的設施;除電站鍋爐、鋼鐵窯爐外,現有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應當在規定的期限內改用天然氣、液化石油氣、電或者其他清潔能源。
記者注意到,《辦法(修訂草案)》增加了控制總量的規定,除提出上海控制能源消費總量的總體要求,還要求有關部門制定了落實市、區兩級煤炭消費總量削減目標和控制措施。
此外,由于揮發性有機物是導致PM2.5生成的重要條件,修訂草案還提及揮發性有機物的含量標注。上海鼓勵生產、使用低揮發性有機物含量的原料和產品。
雙罰制觸及污染主體痛處
對于污染環境主體的處罰,修訂草案明確了“雙罰制”。除了像以往一樣處罰污染企業,修訂草案還規定,環保等有關部門可以對單位主要負責人和直接責任人處5000元以上10萬元以下罰款。對于拒不執行停止排污決定的,修訂草案明確,市或區縣環保部門可以報請同級人民政府予以停產或關閉,相關供水、供電、供氣等單位應當予以配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