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慶市在全面完成列入國家目標責任書中29個重大減排項目的同時,強力推進減排項目的實施,全年共完成800余個項目,預計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減排任務。
30萬千瓦以上火電機組脫硫增容全面完成
為全面推進發電廠和水泥廠脫硫脫硝建設工作,重慶市政府加強政策引導,2011年,即明確了30萬千瓦及以上的燃煤機組和熟料生產規模在 2000噸/日及以上的水泥生產線(嚴于國家4000噸/日及以上的要求)必須建設脫硝設施。2013年,采取了系列措施進行深入推進。
制定排放標準,出臺了《重慶市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將火電廠執行國家標準的時間提前了1年半,并率先在全國制定了水泥排放的地方標準,將水泥企業氮氧化物的排放標準定為350毫克/立方米,為脫硝建設提供了法律支撐。
強化技術保障,重慶市拓寬思路,重點打造,探索出“分級燃燒+選擇性非催化還原”的較為成熟的脫硝技術,實現了技術突破,消除了企業擔憂,并培育出在全國范圍有一定影響力的環保治理企業,承辦了全國非電行業脫硝建設工作培訓會等。
統籌考慮保電與減排之間的關系,在全市電力匱乏的情況下,重慶市環保局、市經濟信息委、市電力公司等部門密切配合,通過進一步加大外購電力度,科學合理地確定電廠檢修時間,并利用電廠檢修時間建設脫硝設施,妥善處理了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的關系。重慶全市所有30萬千瓦以上的火電機組脫硫增容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提前1年達到了國家的火電新標準。其他的脫硫脫硝項目也正在按計劃全面推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