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爭到2017年形成3個以上萬噸級水泥生產基地,或將強制性淘汰落后裝置水泥熟料產能930萬噸以上,倒逼日產2000噸以下以及高耗能、高污染、不達標等水泥熟料生產線退出市場。”日前,云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委員會發布了《云南省水泥產業2013-2017年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力爭在五年時間內,讓云南水泥產業由“灰”變“綠”。
已淘汰4224萬噸落后水泥裝備產能
2000年以來,云南水泥產業以“淘汰落后、優化布局、促進升級、保障需求”為主要內容的結構調整取得了明顯成效,但任務依然艱巨。記者從云南工信委獲悉,2000年以來,全行業已淘汰4224萬噸落后水泥裝備產能。2012年底,全省共有水泥熟料生產線195條,水泥熟料產能由2000年的1200 萬噸調整發展到7730萬噸。
此外,通過水泥行業兼并重組,到2012年底,中建材、昆鋼建材、紅獅、海螺、華新、華潤、拉法基瑞安7戶國內外知名水泥企業已成為云南水泥行業兼并重組的主體。據了解,7戶企業已整合云南全省建成運行水泥生產線60條,水泥熟料產能3864萬噸,涉及42戶水泥企業,整合產能已占云南全省水泥熟料建成運行產能50%。據云南工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推進兼并聯合重組,不僅改善了水泥企業生產經營組織體制機制結構,而且使全省水泥熟料生產企業由 2005年237戶減少到117戶,減少50.6%,產業集中度顯著提高。
將強制淘汰落后水泥熟料生產線
2012年,云南水泥產量達到8068萬噸,同比增長18.8%。水泥產量同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強度始終保持著一定的變動關系。按照變動關系預測,2017年全省水泥產量將達到1.5億噸(折熟料1.1億噸),才能基本滿足供需平衡。
日前,云南工信委發布了《云南省水泥產業2013-2017年結構調整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從中可以看出,2017年全省水泥熟料總產能要嚴格控制在1.2億噸以內,水泥熟料生產企業或將減少到90戶以內,全面停止生產和使用32.5復合水泥。此外,或將強制性淘汰落后裝置水泥熟料產能930萬噸以上,綜合措施倒逼日產2000噸以下熟料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除特種水泥生產線外)及資源能源消耗高、污染物排放不達標等水泥熟料生產裝置、獨立水泥粉磨生產系統退出市場,力爭水泥行業由“灰”變“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