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就明確地指出:中國到了大企業生成并引領行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時代。三年來的數據證實了這個說法。
2011年,中國大陸和香港共有61家企業進入《財富》世界500強;2012年,這一數字增長到72家;2013年,更是有95家企業進入榜單,中國建材工業板塊中的中國建材集團更是三度上榜,居全球建材企業第二位。
自1995年中國3家企業入圍榜單以來,18年間,中國上榜企業增長30多倍,榜單預計,到2015年,中國可能將趕超美國,成為世界500強排行榜上的第一大國。
這些并不是簡單的數字組合,而是從側面反映出,中國已經到了大企業時代。作為建材行業的最大分支,我國水泥工業的發展令世人矚目。如果在30年前,有人說中國的水泥工業一定可以引領世界,大家恐怕會一笑了之,而今天,這一愿景已不再遙遠。
縱觀我國水泥行業的發展軌跡,每一次改變歷史的轉折點,都始于大企業集團在產業發展到一定瓶頸時期展開的大手筆運作,其中,有資金投入,有設備創新,也有人才培育、技術研發和資源共享等等。
如今,我國水泥工業正處在超越與引領世界的關鍵時期。然而,在驕傲與自豪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水泥產業化解過剩和結構調整的工作仍然任重道遠。
在大企業時代的必然趨勢之下,率先承擔這些重任,并第一時間振臂高呼、沖鋒一線的沖鋒軍,非領軍企業莫屬。這既是每一個領軍企業的社會責任和行業使命,也是每一個行業都必須依托、團結和信任的領袖與先鋒。領軍企業的作為與帶動力,將直接關乎每一個行業的未來命運和地位,是每一個行業得以蓬勃興旺、良性發展的旗幟和榜樣。
剛剛過去的2013年,面對產能日益過剩和霧霾引發環境危機的雙重打擊,再加上資本市場的幾多波瀾,曾經讓這個行業成千上百的企業經營者心懷忐忑、焦慮與惶恐,他們渴望看到前方赫然豎立的旗幟和走在前面引路的先鋒隊伍。
站在這樣一個十字路口上,面對著荊棘與陡坡,水泥行業、各方企業和地域市場,必須有一股力量去沖破瓶頸、鏟除荊棘、播撒希望,這股力量正是來自于這個行業里的眾多水泥上市公司和大集團企業,他們,頂住了壓力,時刻保持清醒,積極發揮大企業的引領作用,披荊斬棘,與來自政府、行業的有識之士,共同為行業樹立標桿和典范,帶給行業更多的啟發,帶給市場更大的希望,帶給企業更多的動力。
是的,行業需要他們,社會需要他們,從2013跨越到2014,中國水泥領軍企業的行業影響力正在全面突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