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銀證券建筑材料行業分析師密葉舟在14日舉行的瑞銀大中華研討會上預計,隨著水泥行業供需情況的進一步改善,以及煤炭等原材料成本的下降,2014年水泥價格可能超預期上漲,水泥企業也有望達到歷史盈利最好水平。
密葉舟指出,2013年下半年水泥價格已經出現明顯上漲,主要是因為新增產能減少,落后產能淘汰,行業整合加速。2014年,因為環保壓力大,供需情況有望進一步改善。
不過,鋼鐵行業則沒有水泥那么樂觀。密葉舟指出,目前鋼鐵產能仍比較大,鋼價預計仍會下行,但驅動力主要是環保和能耗的控制,由于國家對環保的重視,可能會促使淘汰力度加大,比如已經提出計劃在2017年前淘汰8000萬噸。不過,去產能到底可以執行到什么程度很難說,鋼鐵業重新回到增長周期也沒那么快。
在近日舉行的第七屆鋼鐵物流合作論壇上,中物聯鋼鐵物流專委會主任虞鋼也預計,2014年國內鋼市有望處于供需弱平衡的局面,全年平均的鋼價在2013年的基礎之下有所下跌,虞鋼認為,春節前需求還是比較低迷,資金緊張,市場庫存將被動增倉,鋼價走低,春節后,市場將轉入趨于庫存化的階段,鋼價有望上漲。
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會長何黎明則指出,我國鋼鐵產業正處于需求增幅快速回落時期,從過去長期兩位數的增長,回落到一位數的增長,作為鋼廠和下游客戶之間的鋼鐵貿易商和物流企業,也面臨著訂單推遲、拖欠貸款、利潤微博、資金趨緊等種種問題。
何黎明認為,十八屆三中全會將對鋼鐵產業和鋼鐵流通業產生一定的積極影響,“一方面產能過剩局面有望好轉,與以往靠行政命令和高爐容積來淘汰落后產能不同,要求強化節能節地、環境、技術、安全等市場準入標準,也就是更多地依靠市場和環保措施,另一方面,政府提出要糾正單純以經濟增長速度評定政績的編向,加大產能過剩、資源消耗、環境損害、生態效益等指標的權重,將從根本上抑制地方政府大上鋼鐵項目的積極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