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拆除現場
“倒計時,5、4、3、2、1,開始起爆!”2月17日上午,隨著一聲令下,鹿泉市遠程建材有限公司的3個圓倉在爆炸聲中轟然倒地。這是繼2013年12月17日集中拆除11家水泥企業后,鹿泉市又一次大規模的集中拆除行動。在此次行動中,鹿泉市拆除了鹿恒水泥有限公司、遠程建材有限公司等6家水泥粉磨企業的6套磨機系統、131個水泥料倉,壓減水泥產能250萬噸,減少粉塵排放844噸,騰退土地250.24畝。
鹿泉市曾經是華北地區重要的建材基地,水泥企業最多時達到了166家,建材及相關產業稅收曾占到鹿泉經濟總量的52%。水泥產能的快速擴張,也使該產業很快陷入了產能過剩的泥潭中。而且2009年以來,我國水泥市場行情出現明顯下滑,本地很多水泥企業盈利狀況下滑,勉強維持住盈虧平衡。此后幾年,水泥企業要掙到錢已經比較困難了。
2007年以來,鹿泉市連續出臺了3個“十六條”,開展了2次攻堅戰,強力推進水泥工業轉型升級。2009年3月底,該市拆除了境內全部75座水泥機立窯;2012年6月底,關停全部13家采石企業,拆除了55家企業的80臺3米以下水泥磨機、720個料倉;2013年12月17日,又集中拆除了鹿泉華恒水泥廠等11家企業、12條水泥粉磨生產線、230個料倉。為進一步貫徹中央、省和石家莊市淘汰過剩產能和大氣污染防治要求,鹿泉將進一步壓減水泥過剩產能,此次集中拆除6家水泥粉磨企業。今年3月底前,將再拆除7家水泥粉磨企業,屆時水泥粉磨企業將徹底退出鹿泉工業生產的歷史舞臺。
兩次集中拆除行動,包括3月底前即將拆除的水泥粉磨企業在內,都是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具備正常生產能力的企業,拆除后將減少就業崗位近5000個,減少工業產值26億元、稅收2.2億元。為確保拆除工作順利進行,鹿泉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親自上陣,多次深入現場調研、專題調度,征求意見建議,聽取企業主和職工群眾的意見。經黨政聯席會研究通過了《關于淘汰水泥行業過剩產能推進企業轉型升級的意見》,按照“政府能承受、企業能接受、社會能認可、前后能銜接”的原則對拆除企業給予適當補償,主要是以產能為基礎,每萬噸產能補償一定數額。為保證一碗水端平,鹿泉市委托河北省建材設計院,根據企業設備及工藝流程對產能進行了科學鑒定,保障了補償工作的公平公正,得到了企業主的普遍認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