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最大的水泥、熟料供應商海螺水泥3月24日披露年報,2013年公司實現凈利為93.8億元,同比上升48.71%,營業收入為552.62億元,同比增長20.75%,每股收益為1.77元,擬10股派發3.5元(含稅)。
海螺水泥:奔跑的水泥龍頭再續輝煌
海螺水泥表示,2013年公司水泥和熟料合計凈銷量為2.28億噸,同比增長21.95%。在產量上,海螺水泥共生產熟料1.83億噸,同比增長16%;生產水泥1.89億噸,同比增長25%。
海螺水泥在年報中表示,報告期公司綜合成本同比下降15.34元/噸,主要是受煤炭價格下跌及單位耗煤下降影響。預計2014年水泥供求關系仍將進一步改善,公司今年將新增熟料產能約1900萬噸,水泥產能約3000萬噸,計劃全年水泥和熟料凈銷量同比增長2800萬噸左右,預計噸產品成本、費用與上年相比將保持穩定。
銷量增速達到新高
海螺水泥2013年銷量為2.28億噸,同比增長21.93%,較2012年提升約3個百分點,且明顯高于全國約9.5%的均值,銷量增速達到 2007年以來新高,預計2014年公司銷量2.56億噸,同比增長12.28%。
雖然綜合價格同比微降0.97%,但營業收入穩定增長。另外由于煤炭價格的下降綜合噸成本僅為158元/噸,同比下降15.25元/噸。期間費用率上看,2103年期間費用率為10.95%,同比下降0.97個百分點,其中銷售、管理和財務費用率分別下降0.12、0.41和0.44個百分點。費用率和成本的雙降降低公司的綜合總成本,提升公司營業利潤水平,從而提升公司業績表現。
以季度為時間窗口觀察,由于水泥價格上漲,2013 下半年公司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華東地區水泥價格由2013 年年中的330 元/噸左右大幅上漲至年末的450 元/噸左右,水泥價格的上漲直接提高了企業的盈利水平。以年度為時間窗口觀察,2013 全年公司業績增長的主要原因在于單位成本的下降。煤炭價格的下跌直接導致了公司單位成本的下行,從而提高了公司盈利能力。
回顧2013年,華東需求恢復較為明顯,產量同比增長9.4%;展望2014年,我們判斷在政策托底之下,需求即便有所回落下也不會太差。而供給端來看,2014年華東地區新干法產線12條,沖擊為3.49%(考慮到福建的線進度很慢,實際更低);安徽地區沖擊僅為2.25%,考慮到新產線投產時間不定,實際產能沖擊應該會更小,綜合來看全年區域供需改善應該較明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