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水泥内参》里,我们详细探讨了水泥行业里的两大龙头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利弊,以及对行业的影响,阐述了战略不垄断的道理。那么,在本期里,我们再来谈下水泥企业与设备企业签订战略协议给水泥行业带来的影响。水泥设备企业与水泥企业可以算为上下游关系,上下游之间的战略合作意味着什么?他们之间的合作,利弊又在哪里?
近年来,随着水泥行业市场化竞争的激烈程度逐渐加剧,精细化管理优势明显的海螺水泥在2012年给其它水泥企业一个响亮的耳光,在水泥企业纷纷报亏的同时,海螺水泥却在享受着净利润增长所带来的喜悦。随着行业逐渐意识到精细化管理所带来的好处,水泥企业打造产业链优势观念也日益深入。对于水泥设备行业的龙头企业——中材装备集团与水泥集团的一些举措,能够很好的折射出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2013年11月11日,中材装备集团与拉法基水泥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下面,我们来分析下中材装备集团与拉法基签署战略协议给行业带来的启示。
战略协议带来优势
经济增速放缓、信贷萎靡不振,企业扩张业务、研发投资遭遇市场和资金双重压力。在此背景下,上下游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在完成业务方面的战略合作以外,以最便利、最低成本达成利益同盟,最终实现了双赢。
拉法基作为国际高端水泥制造商,其在中国的发展可谓是步履维艰,在退出华北市场以后,其它主要的精力都集中在了西南地区,但近几年,随着西南地区水泥产能过剩局面逐渐显现,水泥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也在加剧,甚至有部分企业在进行价格战。此时,成本优势成为了制胜的关键因素,哪家水泥企业的成本优势明显,哪家水泥企业将会获得更大的竞争力。而此时的拉法基正在寻找能够为其提供设计优化、质量控制、材料选型、制造乃至包装发运等各环节降低成本的设备企业,以此来提升竞争力和运行效率。
而对于集水泥生产线设计、水泥设备生产和备品备件于一体的中材装备集团来说,随着国内水泥企业的集团化,国内水泥企业的集中度大幅提高,此时水泥生产线的设计和主机设备的需求降到了谷底。水泥设备企业如何在现有模式的基础上,实现转型升级,并获得水泥企业的认可成为了摆在面前的一座大山。
此时的拉法基水泥与中材装备集团的牵手,不管是从双方的需求,还是从整个行业的发展来看,都将是一件非常值得提倡的事情,妙不可言。
除了双方的优势互补以外,此种战略合作模式,将会让设备企业实现“私人定制”。这种战略合作的签署加强了两大企业之间的沟通,各自的需求可得到及时反馈,解决问题的效率大大提高。中材装备集团能够及时掌握水泥企业需求和市场变化,既能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又可以迅速调整产品结构,以此来满足水泥企业的需求,也就实现了“私人定制”。同时,拉法基水泥生产效率的提升和成本控制的下降,使其在西南地区的水泥生产工艺得到了大幅提升,成本优势得到了最大化,在水泥市场的竞争中更加有优势。
古人云: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好马配好鞍,好车配风帆”,当年风帆一句广告词红遍大江南北。不管是古人所云,还是如今企业的广告词,都充分展现出配角的重要性,水泥生产人员亦是如此。由于先前水泥企业带给我们的工作环境不是太好,导致水泥人才大量流失,尽管现在的水泥企业的工作环境已经改变,但由于先期人才的流失,导致水泥企业的人才出现了断层。人才需求成为了困扰水泥企业的一大难题,只有对现有人才进行专业的培养,他们才能够安全有效的使用设备。像这种战略合作签署以后,设备企业在为水泥企业提供设备的同时,可以直接提供对水泥企业操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够将设备的运行发挥到最大化,实现设备应有价值的前提下,为水泥企业培养出一批专业型的人才。
在市场化行为主导行业发展的今天,中材装备集团与拉法基水泥的战略合作可以在完成合作的前提下,为行业创造出更多的利润,可以帮助水泥企业有效的整理内外资源,在市场优势、产品、技术和人才等方面获取互补的协同效应,全面提升双方企业的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