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一噸煤賺的錢不到六塊,連兩瓶飲料都買不起,有的企業甚至是產一噸煤虧20多塊錢,好多企業都停產了,就連神華這樣的大企業日子都不好過?!苯赵趦让晒拧⑸轿鞯鹊匾姷降氖挆l景象讓王建很是感慨,身處煤炭行業的他對未來倍感擔憂。
而這只是煤炭業深陷寒冬的一個縮影。記者從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獲悉,一季度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已擴大至44.4%。面對煤炭企業的求救,多地政府再出減免稅費、促進煤炭銷售等政策馳援,甚至要求電企只采購本地煤。在業內人士看來,救市措施治標不治本,全國煤炭市場過剩的局面難以根本改變,從中長期而言,還應著力于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
當“黑金”變成了“白菜”,煤炭行業早已沒有了昔日的風采,甚至在寒冬中愈陷愈深?!敖衲甑拿禾渴袌鰞r格下跌比預期來得早、來得急、跌得快、跌得深,煤炭企業生產經營困難加劇?!痹谧罱环菸募?,山西省煤炭工業廳對全省煤炭經濟一季度的運行情況如此描述道。
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3月底,山西全省煤炭企業存煤3380萬噸,同比增長87.2%。今年一季度該省煤炭全行業實現煤炭銷售收入947億元,同比減少201.62億元,下降21.3%,全行業實現利潤8億元,同比減少52.13億元,下降86.6%。噸煤綜合售價401 .14元,同比下跌117.64元,下降22.68%;噸煤平均利潤5 .72元,同比減少13 .25元,下降69.92%。
“需求上不去,價格一個勁往下跌,但運費、財務成本卻在不斷增加,而且還得加大人力、財力、物力促進銷售,誰生產誰賠錢,一些中小企業從去年停工后就一直沒復工,大企業要進行周轉資金、償還銀行利息,只能以量補價來維持生產,只要接煤,價錢都好商量?!鄙轿髅禾窟\銷集團一位銷售經理的這番話道出了煤炭業“產能難去、價跌不止”背后的原因。
以中小煤企居多的內蒙古情況更為糟糕。據了解,目前內蒙古煤礦賣給當地電廠的煤價最低已經到了每噸55元,一大批中小煤礦被迫停產。這從內蒙古煤礦安全監察局網站公布的產量數據可以得到印證,1月至3月內蒙古地區煤炭產量同比降7.6%,地方煤礦(中小規模)產量同比減少近八成,而更小的鄉鎮煤礦產量同比降幅超過八成。
這并不是個案。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全社會煤炭庫存仍然居高不下,已持續28個月在3億噸左右。一季度,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7012 .5億元,同比下降8.3%;企業利潤總額323.2億元,同比下降41.2%,比2012年同期下降65%;大型煤炭企業虧損面達44.4%,比 2013年擴大了13%。


